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492964999505%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1693566377362%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4868533217472%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8118893506621%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274000351128%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9706860634238%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591696960887%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隨機瀏覽>趙之謙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趙之謙(撝叔).1829 ∼ 1884
趙之琛共有 400 則趙元中
 總 27 頁 上10頁上1頁第 10 頁下1頁下10頁 總 27 頁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後/為江湜(弢叔.約卅四歲)刻〔僕本恨人〕正方細朱文印。邊款為【余刻小印曰窮鳥,弢叔以三書索而有之,稼孫借之,弢叔與之,而失之,無以還,弢叔乃寄此石,屬為重刻,因刻此四字以了三人公案,窮鳥只是窮鳥,恨人不復恨人,見此窮恨,可以人不如鳥乎。稼孫、弢叔一笑,悲盦志。】/1862﹢/之71
真微書屋註:趙之謙於同治元年,因妻女之死,悲痛至極,更號「悲盦」。此印應是此後所作。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71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為步梅刻〔安樂〕長方朱文印。邊款為【步梅太守兄五十壽辰,刻此為祝,同治元年壬戌九月,撝叔作,時皆在溫州。】/之7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72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刻自用印〔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正方加框白文印。邊款為【同治壬戌九月,悲盦居士;;長安卿相多少年,富貴應須致身早,山中儒生舊相識,但話宿昔傷懷抱。既刻起語,復摘四句。】/之7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73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後/為任頤(伯年.廿三歲後)刻〔伯年〕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悲盦為伯年大兄。】/1862﹢/之74
真微書屋註:趙之謙曾於一八八四年,以七古長詩題任頤本年五月作『陸書城像』,陸為趙之青年時代好友。此〔伯年〕印或即為任頤所有?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74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為魏錫曾(稼孫.卅五歲)刻〔鑑古堂〕正方細朱文印。邊款為【魏稼孫述其高祖蘆溪先生:自慈谿遷錢唐,樂善好施予,子秋浦先生繼之,盛德碩學,為世宗仰,一時師友如龍泓、玉几、息固、大宗,交相敬愛,所居鑑古堂題額,龍泓手筆也。自庚申二月,賊陷杭州,稼孫舉家奔辟,屋燬於火。辛酉冬,余入福州,稼孫來相見。今年夏,余赴溫州,書來屬刻印,得家人死徙、居室遭焚之耗,已九十日矣,以刀勒石,百感交集,繫之辭曰:惟善人後有子孫,刀兵水火無能冤,石猶可毀名長存。同治紀元壬戌九月,趙之謙。】原印今藏於浙江君匋藝術院,白壽山石。/之7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75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為魏錫曾(稼孫.卅五歲)刻〔魏錫曾〕正方白文印。邊款為【悲盦將去福州,始為稼孫刻此,壬戌六月,流汗作記。】/之7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76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為魏錫曾(稼孫.卅五歲)刻〔稼孫〕正方細朱文印。邊款為【稼孫目予印為在丁、黃之下,此或在丁之下、黃之上。壬戌閏月,撝叔。】原印今藏於浙江君匋藝術院,白壽山石。/之7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77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為魏錫曾(稼孫.卅五歲)刻〔魏錫曾收集模拓之記〕正方白文印。邊款為【悲盦居士來閩中,為稼孫刻此印以酬其勞,同治壬戌六月。】/之7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78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為魏錫曾(稼孫.卅五歲)刻〔錫曾審定〕正方白文印。邊款為【悲盦儗漢鑿印成此,壬戌。】/之7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79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約卅四歲/為魏錫曾(稼孫.約卅五歲)刻〔魏錫曾印〕正方回讀滿白文印。邊款為【悲盦儗鑄印。】/1862±/之8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80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刻〔生後康成四日〕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壬戌六月,將去閩中,倚裝刻此,撝叔。】/之8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81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為叔度刻〔叔度所得金石〕正方朱文印。邊款為【生平不肯為人刻印者,以伎拙而議之者眾也,佛生告余,質之先生,作此以多一笑,壬戌十月,之謙。】/之8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82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為陳寶善(子餘)刻〔陳寶善子餘印信長壽〕正方白文印。邊款為【今我又言別,茲行宜可成,二三此知己,一再有孤城,多難壯心苦,工愁詩句生,與君為石友,相印亦紅情。壬戌十月,余將北行,為子餘刻此,并以詩留別,和弢叔均,弟謙。】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之8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83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刻自用印〔俛仰未能弭尋念非但一〕正方滿白文印。本印與〔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正方細朱文印為對印。邊款為【亡婦范敬玉事略。亡婦范璥,字敬玉,小名秀珊,年二十一,夢搴霞逐鶴天半,乃自號霞珊。外舅默庵君,凡三娶,婦生時,異母兄不能事後母,方六歲,母撫之曰:若為男者,能讀書明理,今已矣。即求父授書,七年遍五經,二十歸余,余少負氣,論學必疵人,鄉曲皆惡,外舅及之,母喜曰:此吾婿也。因以婦歸余,娶婦時,母歾矣。余母先五年卒,逮事余祖母、余父,養生送死,無失道。余兄以訟破家,遂析居,因以家事委婦,覓食遠方,洎余嫂歾,兄忽出走,留子女無所依,婦收以歸任教育,始作書告余。辛酉五月,在溫州,復得婦書,言已嫁兄之長女,且述寇日偪城中,不議守,非可居,僦屋鄰外家,挈幼弱以出。九月,紹興陷,路絕不克歸。壬戌四月,居閩中,忽得書則婦以病死。婦有閨中友梁綏君,杭州人,歸余友王縵卿,城陷時,罵賊被磔,先婦死,婦性好施予,恆質衣周貧乏,喜為詩書,宗率更,今無賸字矣。先是婦嘗病,死復甦,自言行黑暗中,遇人授以火曰:全孤寡,可亟歸。事當婦病時,實未之告也,庚戌距今十二年,疑世俗所稱益一紀云。婦死時,年三十五,生子皆殤,僅遺三女。悲盦居士書,同治元年冬十一月。】原印今藏於日本。/之84
真微書屋註:按傅栻於光緒三年所編《二金蜨堂印存》中,所錄〔俛仰未能弭尋念非但一〕及〔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對章下有傅栻手書墨跡云:「右兩印乃撝叔手篆,錢少蓋刻,未半而卒,汪述庵少尉續成之,故附于末。」故此對印實為趙之謙寫稿,命弟子錢式代刻,至同治四年,錢式未刻完而卒,由汪述庵續成。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84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62

趙之謙(撝叔).卅四歲/刻自用印〔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正方細朱文印。邊款為【(釋文見前印〔俛仰未能弭尋念非但一〕之邊款)】/之85
真微書屋註:按傅栻於光緒三年所編《二金蜨堂印存》中,所錄〔俛仰未能弭尋念非但一〕及〔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對章下有傅栻手書墨跡云:「右兩印乃撝叔手篆,錢少蓋刻,未半而卒,汪述庵少尉續成之,故附于末。」故此對印實為趙之謙寫稿,命弟子錢式代刻,至同治四年,錢式未刻完而卒,由汪述庵續成。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2年之085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總 27 頁 上10頁上1頁第 10 頁下1頁下10頁 總 27 頁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