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482701905183%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1162427508307%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4985160308999%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7992916556014%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006655700999%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9598523748871%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5608543439876%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年代檢索>1754年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公元1754年
清高宗.乾隆十九年.甲戌.閼逢閹茂.日本寶曆四年
1753共有 30 則1755
頁次   1   2 
1754

錢大昕(辛楣).廿七歲/乾隆甲戌進士,官至少詹事。/之1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16則相同。

1754

小野蘭山(日).廿六歲/編輯自刻印成《眾芳軒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小野蘭山以自刻印輯成。/之1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17則相同。

1754

丁佺(松老).約廿五歲/刻〔豆華村裡草蟲啼〕長方朱文印。邊款為【玩茶老人鈍丁子篆刻于無味齋中,作印答之,甲戌三月。】原印今藏於香港藝術館,壽山坑頭石。/之1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18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54

周升桓(山茨).廿二歲/乾隆甲戌進士,官廣西巡撫。/之1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19則相同。

1754

奚岡(鐵生).九歲/九歲作隸書,及長工行草、篆刻,兼通詩詞,而於畫尤為擅長。/之2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0則相同。

1754

伊秉綬(墨卿).一歲/陰曆正月十一日生。一八一五年卒。汀洲(今福建寧化)人。字祖似,號墨卿、默庵、汀州、汀洲。齋堂為留春草堂。官惠州、揚州知府。工書畫。精隸書,古質勁直,能拓漢隸而大之,愈大愈壯。康有為稱其能集分書之成。子念曾,後裔立勛,亦都工於隸法。/之2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1則相同。

1754

杜俊民(石齋.日).一歲/一八二○年卒。伊勢人。名俊民,字用章,號石齋、南畝,通稱森島嘉四郎,亦稱千吾。篆刻師法高芙蓉。章法布局純宗法我國漢鑄印風恪,用刀以切刀澀進,古雅雄勁,頗具有浙派丁、蔣之趣。著有《印道諸家確論》,對芙蓉派的印學與刀法作了翔實的總結與考訂。/之22 ——右印為杜俊民篆刻作品選刊〔孟彪〕。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2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54

查淳(篆仙).生年不確/直隸宛平(今屬北京市)人。查禮之子。一作子淳,字篆仙、篆僊。齋堂為銅鼓書堂。好印成癖。嘗以其父舊藏暨新得,輯成《銅鼓書堂藏印》。存世有《銅鼓書堂藏印》。/1754±15/之2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3則相同。

1754

張秉銳.生年不確/存世有《摹賴古堂印譜》。/1754±15/之2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4則相同。

1754

趙錫綬(竹亭).生年不確/安徽滁陽人。一作錫壽,又名竹亭。齋堂為印香閣、雲峰書屋。存世有《印香閣印譜》、《雲峰書屋集印譜》、《竹亭摹勒印譜》。/1754±15/之2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5則相同。

1754

植村家長(日).一歲/一八二八年卒。/之2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6則相同。

1754

王學浩(孟養).一歲/一八三二年卒。江蘇崑山人。字孟養,號椒畦。齋堂為易畫軒。為人恬澹曠適,絕意干祿。遍歷燕、秦、楚、粵。山水得原祁正傳,結體精緻,筆力蒼古。晚年專用破筆,雄渾蒼老,脫盡窠臼,畫格為之一變。於書無不工,篆隸古勁,直接秦漢而不自謂能。真書從歐入褚,晚探二王之妙。行書更得《瘞鶴銘》筆意,堅蒼渾厚,自成一家。又工詩。/之2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7則相同。

1754

楊鉽(式金).一歲/江蘇武進人。字式金,號仲子,晚號翟村。齋堂為雲渥堂。乾隆諸生。喜鼓琴,工詩,善董書及山水,尤精篆學、鐵筆。入京,見者交口相譽,以鄉試取國史館謄錄,差竣例議敘州判。于相國於楊為累世姻親,延至家以要任倚託,而鉽逾韜晦。存世有《雲渥堂印譜》。/之28
真微書屋註:楊氏存世印作,《廣印人傳》載為《渥雲堂印譜》。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8則相同。

1754

汪谷(心農).一歲/一八二一年卒。字心農。嗜收藏印章。/之2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29則相同。

1754

小雲/編輯《霜紅園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三冊。匯集明至清康熙、乾隆初期著名印家小印一百十四方鈐拓而成。印下有釋文,並註明刻者姓名及印章材質。/之3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30則相同。

頁次   1   2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