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 | 印 | |  |
1831 | 印 | 趙之琛(次閑).五十一歲/刻自用印〔補羅迦室〕正方白文印。邊款為【辛卯夏五月,次閑篆。】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17
真微書屋註:《西泠八家印選》註:石經火。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17則相同。 |
|  |
1831 | 印 | 趙之琛(次閑).五十一歲/為子實刻〔子實—龍虎圖像—〕正方朱文印。本印與〔翊華—龍虎圖像—〕正方白文界格印為二面印。邊款為【辛卯夏五月,次閑篆。】/之1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18則相同。 |
|  |
1831 | 印 | |  |
1831 | 印 | 趙之琛(次閑).五十一歲/刻〔—羊形圖像—〕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次閑仿漢洗吉羊文,辛卯五月。】/之2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20則相同。 |
|  |
1831 | 論 | |  |
1831 | 編 | 顧湘(翠嵐)/編輯《小石山房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又名《顧氏印腋》。六冊。顧湘、顧浩輯藏石而成。正譜四卷,又別集一卷,附集一卷。每頁前幅自一印至四印不等。下注釋文,有吳映奎、趙允懷、王學浩等人序。季錫疇跋,顧湘、顧浩自述;別集為顧氏得自吳門之《歸去來辭》舊印。其缺印延程椿補刻者;附集為程氏手鐫銅印三種。此為初輯本。/之22
真微書屋註:《書畫篆刻實用辭典》、《葉氏印譜存目》、《中國印譜解題》皆載此譜成書年代為一八三○年;《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此譜成書年為一八二八年。又,是譜板格墨刷,每頁前幅自一印至四印不等,均註釋文。其首冊四十二頁(含序文九頁)錄印七十二方;二冊四十六頁錄印一百零二方;三冊四十六頁錄印九十二方;四冊四十二頁(含跋文二頁)錄印八十方,以上四卷皆集明清名人所刻之成語印。別集一卷,為顧氏得自吳門之〈歸去來辭〉舊印,即延程壽巖鐫補完成者,其五十三頁(含序三跋二),錄印五十三方,有翠嵐自跋一則。附集一卷,即程壽巖手鐫之〈桃源行〉、〈四時讀書樂〉、〈讀書十八則〉之銅印三種,共四十九頁(含序四跋七),錄印七十八方。又,《葉氏印譜存目》載此譜一名《顧氏印腋》,蓋源自吳映奎序此譜時所命名者。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22則相同。 |
| |
1831 | 編 | 顧湘(翠嵐)/編輯《歸去來辭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屬《小石山房印譜》六卷中之別集一卷,為顧湘得自吳門之〈歸去來辭〉舊印,並延請程壽巖鐫補完成者。其五十三頁,含序三、跋二,錄印五十三方,有翠嵐自跋一則。/之23
真微書屋註:按顧湘於《小石山房印譜》自跋中言此譜甚詳,其云:「歲庚寅,余輯名人印譜甫成,會新安程君來虞講求篆學,頗悉源流,擬復將古人名篇,如〈蘭亭序〉、〈歸去來詞〉等作鐫成一帙,與前人名帖俱傳。方覓石開雕,適於吳門市肆見有舊石印,篆〈歸去來詞〉全篇,章法、刀法俱醇雅,自然動合矩則,上方釋文仿松雪書,亦精妙,當為百年前之名手,惜無款識可稽耳。因急購歸,中佚去十餘方,即倩程君補鐫以成全壁。因歎古今來名物之傳,不幸而散落天壤,而中有精神所寄,不肯湮沒,往往散而復聚,缺而復完,如豐城之劍、合浦之珠,皆自物主之而非自人主之也。然則余與程君之悉心補輯,特為物之所使而不自知耳。」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23則相同。 |
| |
1831 | 論 | |  |
1831 | 論 | |  |
1831 | 譜 | | |
1831 | 試 | | |
1831 | 編 | 林雲樓(大宗).四十五歲/編輯趙之琛刻印成《補羅迦室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四卷。林雲樓續輯趙之琛刻印而成之第二集。版框高一四.五,寬一○.○公分。每幅一至二印不等,於譜末有墨拓邊款之印章六頁。有江石如、徐楙、王光祖、汪鉽、汪之虞等人題跋。/之28
真微書屋註:《藝文叢輯—第五輯》第七十一頁智龕撰〈趙之琛與林雲樓〉一文稱此譜成於一八三一年,為篆刻印譜有墨拓邊款之先例。考一八二一年郭◎{上鹿下吝}輯《靈芬館印存》二冊本,每頁一印,即附拓有邊款;又一八二二年郭宗泰輯《種榆仙館印譜》四冊本,張魯盦舊藏本,每頁一印,隔頁亦拓有邊款;又嘉慶道光間,何夢華、何夙明合輯之《西泠四家印譜》亦有墨拓邊款。故篆刻印譜有墨拓邊款之先例似應再往前推十年左右,總之也大約在嘉道之間,將邊款墨拓附於印譜中,漸漸蔚成風氣,且技術也漸漸精良矣。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28則相同。 |
| |
1831 | 論 | | |
1831 | 印 | 陳祖望(纘思)/為竹君刻〔七印齋所得金石〕正方朱文印。邊款為【仿漢人銅印,為竹君先生屬,纘思製,辛卯十月。】/之3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30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