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8.2374219668877%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5349078412067%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1372139042322%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9244405727692%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981540289364%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60076242198933%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8851462599561%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人物瀏覽>姓名檢索>吳大澂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依人物瀏覽
 -- 隨機瀏覽
 -- 姓名檢索
 -- 姓名搜尋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吳大澂(清卿).1835 ∼ 1902
吳士傑共有 37 則吳子牧
頁次   1   2  3  
1882

吳大澂(清卿).四十八歲後/勤寫金文。/1882﹢1 /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2年之009則相同。

1883

吳大澂(清卿).四十九歲/撰寫〈說文古籀補敘〉一文。本文全長計一二三二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一四一五字。/之4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3年之042則相同。

本文下載..-12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83

吳大澂(清卿).四十九歲/撰寫〈說文古籀補凡例〉一文。本文全長計七二四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八四四字。/之4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3年之043則相同。

本文下載..-9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83

吳大澂(清卿).四十九歲/編撰《說文古籀補》一書。本書概要:十冊。吳大澂編。取古彝器文,擇其顯而易明,視而可識者,參以故訓,附以己意,得三千五百餘字彙錄而成。仍依說文解字排序,所集多許氏所未收有,可以正俗書之謬誤者,間有一二與許書重複之字,並存之以資攷證,不分古文籀文,闕其所不知也。所集皆據墨拓原本,手自摹寫。/之44
真微書屋註:此書有癸未初刻本,收三千五百餘字。吳氏又於光緒乙未夏有湘中重刻本,增輯一千二百餘字,合之癸未初刻本,共得四千七百餘字。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3年之044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85

吳大澂(清卿).五十一歲/赴吉林測劃邊境,立柱於中俄邊界,並以古籀作銘。/之3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5年之034則相同。

1885

吳大澂(清卿).五十一歲/編輯《十六金符齋印存》一書。本書概要:十冊本。吳大澂輯錄其所藏之金、銀、玉、銅、鐵、鉛印及封泥而成。每頁一印,有釋文,印下並註其材質及鈕種。其首冊錄古璽、象形印四十六方;二至三冊錄官印一百二十八方;四至九冊錄私印三百四十四方;十冊錄雜印七十一方。總見五百八十九印。/之35
真微書屋註:同治年間,吳大澂始集古印,初將所藏之印集成《十二金符齋印存》二冊本。後藏印數增多,遂於光緒十一年輯成此譜,合十冊。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5年之035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88

吳大澂(清卿).五十四歲/撰寫〈《十六金符齋印存》題記〉一文。本文全長計七四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九二字。/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8年之010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888

吳大澂(清卿).五十四歲/編輯《十六金符齋印存》一書。本書概要:二十六冊本。吳大澂重輯,計二十部。首頁有自題詩云:「蓄印十六年,積累至二千,古璽得至寶,文字秦燔先,漢魏官私印,金玉背精堅,同鈕各從類,年代不細編,印玆二十部」。其每頁一印,總錄一千零十九印。此譜為黃牧甫、尹伯圜所手拓,故鈐拓極精。/之11
真微書屋註:同治年間,吳大澂始集古印,初將所藏之印集成《十二金符齋印存》二冊本。後藏印數增多,遂於光緒十一年輯成《十六金符齋印存》,合十冊。光緒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吳大澂重輯,成二十六冊本,即此譜。又,《中國印譜解題》另載有此譜為三十冊本,同為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成書。又,此譜有宣統時上海西泠印社鈐拓本,有吳隱序,有「十六金符齋藏印,悉為本社所得,重輯為譜,以復舊觀」云云,共三十冊。然較之原本,頗為遜色,是否為原印所鈐,亦未定論。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8年之011則相同。

1889

吳大澂(清卿).五十五歲/編輯《千璽齋古璽選》一書。本書概要:又名《千鉥齋古鉥選》。八冊。吳大澂輯藏印而成,所收皆為古璽。板格墨刷,每頁一印至三印,而以三印者居多,總二百八十六頁,錄印九百五十六方。/之7
真微書屋註:此譜另見有五冊本,按日人太田孝太郎編纂《古銅印譜舉隅》載此譜云:「此譜所收悉古鉥,凡七百五十六方,計二百五十三葉,無序跋,共五本,繼述堂藏本。此譜視《十六金符齋印存》所收古鉥,多所增益。聞吳清卿歿後,出自其家者僅三部。」又,《中國印學年表(增補本)》載此譜八冊本成書於一八七五年,另有十五冊本成書於一八八九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9年之007則相同。

1889

吳大澂(清卿).約五十五歲/編輯《千璽齋古璽選》一書。本書概要:五冊。吳大澂輯藏印而成,所收皆為古璽。計二百五十三頁,共收印七五六方,無序跋。較之《十六金符齋印存》中所收古璽為多。此譜另見有八冊本。/1889±/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9年之008則相同。

1889

吳大澂(清卿).五十五歲/撰寫〈《甄古齋印譜》序〉一文。本文全長計一四九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一六八字。/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9年之009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890

吳昌碩(缶廬).四十七歲/為吳大澂(清卿.五十六歲)刻〔恪齋鑒藏書畫〕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庚寅秋,倉碩。】/之3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0年之037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93

吳大澂(清卿).約五十九歲/編輯《周秦兩漢名人印考》一書。本書概要:一卷。吳大澂輯。《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是譜「一卷.吳縣吳大澂考印.上虞羅氏景印一冊本。」此譜民國八年有正式出版本。/1893±/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3年之007則相同。

1893

吳大澂(清卿).五十九歲/刻自用印〔恪齋所作時年五十又九〕正方朱文寬邊印。/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3年之008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94

吳大澂(清卿).六十歲/因甲午戰役自請督師出關,後敗回籍,復任龍門書院院長。/之1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4年之014則相同。

頁次   1   2  3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