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8.2372050995292%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5342235360073%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1375874712596%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9241138441389%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977918986172%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60074608805416%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8848413280726%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人物瀏覽>姓名檢索>未詳事蹟時人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依人物瀏覽
 -- 隨機瀏覽
 -- 姓名檢索
 -- 姓名搜尋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未詳事蹟時人
未具名時人共有 100 則永井昌玄
頁次   1   2  3   4   5   6   7  
1712

嚴垓/編輯《一葉軒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一冊。嚴垓(若九)、張炎(紫樞)輯。/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12年之007則相同。

1729

觀妙齋主/編輯《觀妙齋集印》一書。本書概要:一卷一冊。觀妙齋主人輯徐貞木及徐寅父子自刻印成此譜。板框墨刷,每面中有橫格,每格二印。有金介復跋。譜首載錄有徐貞木所書印章源流手跡刻本〈印述〉一文。/之8
真微書屋註:《藝文叢輯—第五輯》中智龕〈秀水徐真木印派〉一文提及此譜係觀妙齋主人將珍藏之徐貞木、徐寅父子刻印鈐拓而成。按徐貞木卒於康熙十年(一六七一)前,而徐寅早逝,約卒於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後,而此譜成書於一七二九年,應是後人所輯拓無誤。而所附徐貞木自序一文,係徐氏於一六五四年所撰。按《歷代印學論文選》、《中國古代印譜八百年集成》、《書畫篆刻實用辭典》、《葉氏印譜存目》及《魯庵所藏印譜簡目》諸書所載此譜皆言有徐貞木自序一文,而《歷代印學論文選》更錄此文全文,約四百八十字(無句讀),主述印章源流,內容與此譜輯纂事無關,應即是徐氏所撰〈印述〉一文。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29年之008則相同。

1735

夏星雲/為《趙凡夫先生印譜》一書作『趙凡夫先生印譜』題書。/之2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5年之024則相同。

1744

沈元淥/撰寫〈《澄懷堂印譜》序〉一文。/之1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4年之018則相同。

1744

王長揚/撰寫〈《澄懷堂印譜》序〉一文。/之1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4年之019則相同。

1745

張煒/撰寫〈《澄懷堂印譜》序〉一文。/之1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5年之016則相同。

1746

楊述曾/撰寫〈《澄懷堂印譜》序〉一文。/之4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6年之040則相同。

1746

沈健行/撰寫〈《澄懷堂印譜》序〉一文。/之4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6年之041則相同。

1746

王仁鑑/撰寫〈《澄懷堂印譜》序〉一文。/之4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6年之042則相同。

1748

呂起鳳/為《飛鴻堂印譜》一書作秀峰先生二十一歲小像。/之3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8年之039則相同。

1750

徐光文/撰寫〈《訒菴集古印存》序〉一文。/之1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0年之017則相同。

1754

小雲/編輯《霜紅園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三冊。匯集明至清康熙、乾隆初期著名印家小印一百十四方鈐拓而成。印下有釋文,並註明刻者姓名及印章材質。/之3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4年之030則相同。

1755

胡璡/撰寫〈飛鴻堂印譜序〉一文。本文全長計五二○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五八一字。/之2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5年之028則相同。

1756

高君秉/撰寫〈《雕蟲館印譜》序〉一文。/之3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6年之038則相同。

1757

周氏/編輯《懶庵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周春(芚兮)之先君子輯所藏印而成。成書於乾隆丁丑秋前。後藏印厄於融風,僅存百一,如〔伯倫〕虎紐玉印,及三橋〔無可無不可〕之類是也。有〔靈苑山人〕玉印,被火質變如石,大抵銅鐵皆銷,象牙為炭,凍石尚能辨識,其餘悉成灰矣。/1757﹣/之31
真微書屋註:《廣印人傳》中葛定功小傳載:「葛定功…又有《懶庵印譜》。」而吳騫所輯周春〈論印絕句十二首〉中一云:「後有衎齋前種瑤,兩家印譜盛鐫雕,摩挲手澤存無幾,卻此桐材爨尾焦。」並註曰:「先君子嗜圖章,收藏甚富,每自謂不及衎齋而過於種瑤,有《嬾菴印譜》一卷。」按《衎齋印譜》係馬思贊輯自刻印而成,《種瑤居士印譜》則係葛定功輯自刻印而成,由是知此譜為周春之先君子所輯藏印而成,而所藏之印可能即是葛定功所刻者。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7年之031則相同。

頁次   1   2  3   4   5   6   7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