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481613980773%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116933966165%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4984810465102%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7994593730661%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010416607371%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9600163665346%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5612418762173%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隨機瀏覽>王撰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王撰(隨菴).1623 ∼ 1709
王慧共有 5 則王澄
1623

王撰(隨菴).一歲/一七○九年卒。江蘇太倉人。王時敏三子。字異公,號隨庵、隨菴。齋堂為三餘堂。工隸書、山水,筆墨超逸,峰巒樹石,無不肖似時敏。年逾八旬,所作畫猶蒼厚腴潤。但氣局具體而微,不能若原祈之沈雄恣肆,另闢蹊徑耳。卒年八十七。/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23年之008則相同。

1677

丁元公(愿庵)/為王撰(隨菴.五十五歲)刻〔三餘堂〕正方細白文印。本印與〔隨菴〕正方朱文寬邊印為二面印。邊款為【三餘堂,為奉常公讀書之處。丁巳三月,與錫鬯放棹婁東,隨菴三兄索刻是印,蓬窗作兩面印以應之,丁元公記;;香茅屋,青楓樹底,小蓬門,紅板橋西,雖無蔗芋田,也有桑麻地,野薔薇結個笆籬,更添種山茶綠萼梅,這便是先生錦里。右調沈醉東風,秀水朱彝尊作。】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2
真微書屋註:此印之刻年為丁巳,《中國篆刻叢刊第五卷—邵潛.歸昌世.胡曰從.他》作一六一七年。然款文中丁元公既與錫鬯(朱彝尊,一六二九—一七○九)交遊,則刻年絕非在一六一七年,應往後推一甲子,在一六七七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77年之002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677

丁元公(愿庵)/為王撰(隨菴.五十五歲)刻〔隨菴〕正方朱文寬邊印。/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77年之003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690

王撰(隨菴).六十八歲/撰寫〈《寶硯齋印譜》序〉一文。本文全長計四○○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四六九字。/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90年之003則相同。

本文下載..-6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09

王撰(隨菴).八十七歲卒/一六二三年生。工隸書、山水,筆墨超逸,峰巒樹石,無不肖似時敏。年逾八旬,所作畫猶蒼厚腴潤。但氣局具體而微,不能若原祈之沈雄恣肆,另闢蹊徑耳。卒年八十七。存世有《三餘集》。/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09年之001則相同。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