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8.1405559682293%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4068367888742%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2583446984869%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9015994612291%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033433342605%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60136259206552%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8558782781955%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年代檢索>1772年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公元1772年
清高宗.乾隆卅七年.壬辰.玄黓執徐.日本安永一年
1771共有 13 則1773
1772

夏一駒(昂千)/編輯《拾古印遺》一書。本書概要:又名《夏氏半閣拾古印遺》。四冊。夏犀、夏犖輯其父夏一駒所藏古銅印成此譜。體裁近《漢銅印叢》。冊高七寸五,闊四寸五。烏絲格雙線,高四寸四,闊三寸二。每面二方,下註釋文鈕式。有邵辰煥、錢廷棟、李穎、夏犀跋。譜為張魯盦舊藏。/之1
真微書屋註:按《書畫篆刻實用辭典》載:此譜曾先後輯拓多次,故冊數、序跋、收印,均多少不一。較早的約輯拓于乾隆三十五(一七七○)年,較晚的約輯拓于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有二冊本或四冊本,每頁前幅並列二印或一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01則相同。

1772

汪堂(樵石).約五十三歲/編輯自刻印成《汪樵石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四冊。汪堂輯自刻印成此譜。板框墨刷,每頁一至四印。有程萬里等人序。/之2
真微書屋註:《中國古代印譜八百年集成》、《中國印學年表(增補本)》皆載此譜成書於一七七四年;《魯庵所藏印譜簡目》載此譜成書於一七七二年。今從後者。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02則相同。

1772

沈可培(春原).卅六歲/乾隆壬辰進士,官山東黃縣知縣。/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03則相同。

1772

金榜(檠齋).卅八歲/乾隆壬辰以第一人及第,授編修。/之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04則相同。

1772

陳毓棡(兩橋)/乾隆壬辰進士。/之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05則相同。

1772

潘有為(毅堂)/乾隆壬辰進士,官至內閣中書。/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06則相同。

1772

鄧石如(完白).三十歲/始遊京師及各行省。賢士大夫不以韋布為戰而棄,石如亦不妄有所希冀。/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07則相同。

1772

鄧石如(完白).約三十歲/遊楚,寓山寺,掊匪救寺僧。/1772±/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08則相同。

1772

濱村藏六二世(秉德.日).一歲/一八一九年卒。江戶人。初世之甥,後為養子。本姓橘,名參,字秉德,號賁齋,通稱濱村藏六。初隨伯父藏六學習篆刻,游學關西等地,技藝遂深。初世藏六歿後,繼承了家傳的龜鈕古銅印。在博覽《漢銅印叢》、《蘇氏印譜》的同時,追慕其法,又融入自己創見,遂自成一家,世人稱為「名人藏六」。他還酷愛書畫古器,長於鑑賞。可惜英年早逝,卒年四十八。/之9 ——右印為濱村藏六二世篆刻作品選刊〔越智隆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09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72

陳繼德(晉亭).生年不確/字晉亭,號繩齋。道光時江蘇江陰國子生。持躬端謹,有孝行。工篆書,兼精刻印。/1772±15/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10則相同。

1772

郭宗泰(友梅).生年不確/名宗泰,字友梅。嘗輯陳鴻壽刻印成《種榆仙館印譜》。/1772±15/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11則相同。

1772

何凌漢(仙槎).一歲/一八四○年卒。道州(今之湖南道縣)人。何紹基之父。字雲門,又號仙槎。歷官廣東、山東學政、文穎館纂修、國史館纂修、武英殿提調、文淵閣校理、咸安宮總裁。工書,尤致力於顏書,楷筆圓勁,肥瘦得中;小楷結筆濃秀,端勁莊持,俱守橫平豎直之律。行書秀潤多姿,深含變化。教子則以忠孝儉樸為訓。/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12則相同。

1772

畢恬山.生年不確/鎮洋(今江蘇太倉)人。畢瀧之子。嘗承父之遺印,重鈐輯成《廣堪齋印譜》。/1772±15/之1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2年之013則相同。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