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 | 事 | 二月廿三日,於日本福岡縣博多彎志賀島發現漢金印〔漢倭奴國王〕。此為漢光武帝中元二年(西元五七年)賜給日本倭奴國使者的印綬(現存福岡縣博物館)。/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01則相同。 |
| |
1784 | 印 | 喬林(墨莊)/刻〔蹈德詠仁〕長方白文印。邊款為【蹈德詠仁。班孟堅句。甲辰春日,墨莊篆於古香書屋。】原印今藏於上海朵雲軒。/之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02則相同。 |
|  |
1784 | 事 | 吳叔元(蒼書)/乾隆甲辰至丙午皆遊於皋,黃學圯得師之,歿於雨香庵之水明樓,為旅葬於北郭三台山之右。/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03則相同。 |
| |
1784 | 官 | | |
1784 | 論 | | |
1784 | 亡 | 高芙蓉(孟彪.日).六十三歲卒/四月廿四日逝世。一七二二年生。少年時進京結識當時名流池大雅、韓天壽。擅長詩書畫印,精於鑑賞掌故之學,篆刻尤為絕倫。資性聰穎,博涉眾藝,好作書畫,先是日本篆刻一道不過窺明人之一斑,芙蓉出而印章制度遂溯秦漢淵源,另皆川淇、園柴栗山推為印聖,從學者極眾,舊學由此一變。存世有《菡萏居印譜》、《漢篆千字文》四卷、《古今公私印記》一卷。/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06則相同。 |
|  |
1784 | 論 | 淡海竺常(寬厚.日)/撰寫〈芙蓉先生墓碣銘〉一文,出於中井敬所《芙蓉先生遺篆》。本文全長計四五四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五二二字。/1784±/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07則相同。 | 本文下載..☉-6 |
| |
1784 | 官 | | |
1784 | 論 | | |
1784 | 譜 | 王綍(敷訓).約五十歲/編輯自刻印成《書學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一冊。王綍輯自刻印成此譜。板格墨刷,每頁數印不等,註釋文。有郝良才題詩。/之10
真微書屋註:《中國古代印譜八百年集成》、《中國印學年表(增補本)》皆載此譜成書於一七八四年,《魯庵所藏印譜簡目》載此譜成書於一七七七年。茲從前者。又,《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此譜云:「不分卷.王綍摹印.鈐印二冊本」。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10則相同。 |
| |
1784 | 譜 | 吳元臣(墨冶)/編輯自刻印成《摘醒齋五種曲句》一書。本書概要:又名《惜陰樓印譜》。一冊。吳元臣輯自刻印而成。譜中印文均係清康熙、乾隆年間著名戲曲家夏綸之五種曲詞摘句,故名。吳元臣號「惜陰樓主人」,故此譜亦名《惜陰樓印譜》。有自序。/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11則相同。 |
| |
1784 | 譜 | 吳元臣(墨冶)/編輯自刻印成《吳墨冶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又名《吳元臣印集》。一卷,讚一卷。吳元臣輯自刻印成此譜。《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此譜:「乍浦吳元臣末也刻印.乾隆甲辰鈐印一冊本」。/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12則相同。 |
| |
1784 | 譜 | 孫蟠(石舟)/編輯自刻印成《熙朝純嘏》一書。本書概要:又名《樂老堂集古百廿壽》。二冊。孫蟠輯自刻印成此譜。名取《熙朝純嘏》,盛世大福之意,用為稱頌本朝之辭。譜中輯錄自刻之「壽」辭句印,皆摘自經、史、詩、文及其他古文獻,達一百二十語,故亦名《樂老堂集古百廿壽》。其上、下冊各六十印,並標明其材質。/之1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13則相同。 |
| |
1784 | 事 | 徐夔(龍友).四十九歲/三月,應廣南學使之騁,甫及匝歲,竟卒於粵,年僅五十。/之1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4年之014則相同。 |
| |
1784 | 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