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8.8881546766421%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94470811159637%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6.3201692872729%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52967192846077%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5772533419847%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60477905496228%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54791606867078%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年代檢索>1796年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公元1796年
清仁宗.嘉慶一年.丙辰.柔兆執徐.日本寬政八年
1795共有 55 則1797
頁次   1  2   3   4  
1796

王鳴盛(鳳喈).七十五歲/撰寫〈《續古印式》序〉一文。/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01則相同。

1796

王昶(琴德).七十三歲/撰寫〈《廣堪齋印譜》序〉一文。/之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02則相同。

1796

程瑤田(易疇).七十二歲/嘉慶丙辰舉孝廉方正。/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03則相同。

1796

畢沅(秋帆).六十七歲/因湖北白蓮教起義,剿辦不力,被解總督職。復旋克當陽,獲其首領張正謨等,復為總督如故。/之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04則相同。

1796

畢瀧(竹癡)/編輯《廣堪齋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二冊。畢瀧匯集其藏印而成。第二次鈐本。有江甯嚴長明序、青浦王昶蘭泉,元明清刻印姓氏。是譜板格墨刷,每頁一印,背頁註明釋文。/之5
真微書屋註:按清代乾嘉年間,張灝學山堂藏印散出,為歙縣汪啟淑、蘇州劉運鈴及太倉畢瀧所得,三家分別輯成汪氏《訒菴集古印譜》、劉氏《傳經堂收藏印譜》和畢氏《廣堪齋印譜》。此譜即為畢氏所得學山堂藏印之輯成。又,《魯庵所藏印譜簡目》載此譜成書於一七九六年,疑是畢瀧《廣堪齋印譜》之第二次鈐本,而初鈐本成書在一七八一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05則相同。

1796

澤田東江(日).六十五歲卒/六月十五日逝世。一七三二年生。/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06則相同。

1796

桂馥(未谷).六十一歲/刻〔時月不見黃叔度則嗇吝之心復生矣〕十五字正方朱文印。邊款為【丙辰二月,桂馥。】/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07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96

桂馥(未谷).六十一歲/撰寫〈《繆篆分韻》自序〉一文。本文全長計三三一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三七九字。/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08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796

桂馥(未谷).六十一歲/編撰《繆篆分韻》一書。本書概要:五卷,補遺一卷。桂馥編。采輯秦漢以下官私印文,共收單字二千餘字,重文八千有餘,為較早的一部集繆篆文字專書。以繆篆概括所有漢魏印章用字,當以此為濫觴。/之9
真微書屋註:此書付梓曲折多難,誠如桂馥自序云:「予少時篤嗜古銅印,凡南北收藏家不遠千里求之,所見日多,因采集印文,仿《漢隸字原》作《繆篆分韻》,滋陽蘇卮園助予排類。既客都門,聞瑛夢禪居士先有編錄,同安邑宋芝山往訪,居士以所得歸我,朱竹君學士見而大喜,謂可補八體之一。陸丹叔侍郎勸予鋟木,匆匆未能也,友人沈向齋、黃小香、陳明軒、沈二香、劉松嵐、江秋史、司馬達甫各出金助刻,陳仲魚為之繕寫,章邱焦綠軒釋文,芝山取此本至京師付旌德李生刻板,李生攜板南歸久不見還,今春王葑町太僕巡漕揚州,芝山從李生所取板歸太僕,予方除雲南永平令未行,太僕還京出示印本,於是數十年未竟之業宛轉得慰老眼,而友朋贊助之力良可感也。」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09則相同。

1796

張燕昌(芑堂).五十九歲/嘉慶丙辰舉孝廉方正。/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10則相同。

1796

湯燧(古巢)/編輯《漢銅印得》一書。本書概要:一冊。《瞿氏古官印攷證譜錄》曰:此譜武林湯燧古巢集于嘉慶初年。/1796±/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11則相同。

1796

鄧石如(完白).五十四歲/避帝諱,不復用「鄧琰」名。/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12則相同。

1796

鄧石如(完白).五十四歲/春王正月,書有『滄海日』正書聯。/之1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13則相同。

1796

鄧石如(完白).五十四歲/春,因白蓮教起義影響,未能出遊。/之1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14則相同。

1796

鄧石如(完白).五十四歲/秋,游金陵,旋至邗上。/之1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6年之015則相同。

頁次   1  2   3   4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