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 | 譜 | 徐堅2(友竹).八十七歲前/編輯自刻印成《友竹印稿》一書。本書概要:一冊。成書年未詳。清徐堅生前嘗輯自刻印成此譜。/1798﹣/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8年之001則相同。 |
| |
1798 | 亡 | 徐堅2(友竹).八十七歲卒/一七一二年生。嘗游畢沅、陸耀幕中。工詩,宗盛唐。善畫,山水筆墨蒼厚,得黃公望筆意。書法長於隸體,究心於六書。治印臨摹秦漢官印數千鈕,對漢鑿印之法最有心得。布局疏朗自然,習稱而不呆板,有神有形。用刀衝切結合。行楷印款飛動流暢。存世有《友竹詩鈔》、《西京職官印錄》、《印戔說》、《友竹印稿》、《覛園詩鈔》、《煙墨著錄》。/之2
——右印為徐堅2篆刻作品選刊〔前將軍印章〕。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8年之002則相同。 |
|  |
1798 | 亡 | 張慶燾(裕之).七十八歲後卒/一七二一年生。嘉興諸生。童時即不好弄九流百家之說,靡不心游目覽。工詩古文,善水墨花卉。兼精通六書,專參文氏一燈,雅尚秀勁,絕無塵氛氣。存世有《拙餘印譜》、《茗花山館印譜》。/1798﹢/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8年之003則相同。 |
| |
1798 | 編 | 徐以坤(穀函)/編輯張慶燾刻印成《茗花山館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六冊十卷。徐以坤輯張慶燾所刻經籍詩文佳句印而成。一冊即卷一,二冊即卷二、卷三,三冊即卷四、卷五,四冊即卷六、卷七,五冊即卷八,六冊即卷九、卷十。總計二百七十九頁,錄印一千零五十九方。/之4
真微書屋註:按是譜之成早在一七五六年徐以坤即與張慶燾相約以古今經籍詩文書之佳句名言篆刻入印,相隔四十餘年後之一七九八年才正式刊行,而刊行時徐氏亦病逝。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8年之004則相同。 |
| |
1798 | 亡 | 徐以坤(穀函).享年不確/博學好古,尤有印癖,與張慶燾(餘堂)交善,嘗輯其印作成《茗花山館印譜》。/之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8年之005則相同。 |
| |
1798 | 亡 | 曹文埴(竹虛).六十四歲卒/一七三五年生。乾隆庚辰二甲一名進士,官至戶部尚書。存世有《石鼓研齋文鈔》。/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8年之006則相同。 |
| |
1798 | 印 | |  |
1798 | 事 | | |
1798 | 事 | | |
1798 | 書 | | |
1798 | 書 | | |
1798 | 印 | 黃易(小松).五十五歲/為袁廷檮(壽階.卅五歲)刻〔五硯樓〕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嘉慶三年仲冬,為又愷二兄作,黃易。】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8年之012則相同。 |
|  |
1798 | 試 | | |
1798 | 試 | | |
1798 | 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