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 | 亡 | 黃鉞(左田).九十二歲卒/一七五○年生。寄興於丹青,山水花鳥人物點染咸有味外味。究心六書,明始一終亥之義,摹印師承秦漢,不尚訛缺剝蝕以為古,娟秀中具剛勁,頗契文氏三橋真傳,得心應手。印作曾被選入於《飛鴻堂印譜》。存世有《左田詩鈔》。/之1
——右印為黃鉞篆刻作品選刊〔嘯雲樓〕。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1年之001則相同。 |
| |
1841 | 畫 | | |
1841 | 跋 | 文鼎(後山).七十六歲/道光辛丑嘉平上旬于五字不損本室,觀跋張受之兄攜示之《蘇氏纂集集古印譜》。/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1年之003則相同。 |
| |
1841 | 論 | | |
1841 | 論 | | |
1841 | 亡 | 李兆洛(申耆).七十三歲卒/一七六九年生。嘉慶十年進士,官安徽鳳臺知縣。嗜臨池,逮經三紀,古人之作,所見日多,摹仿之勤,不間寒暑,遂善書法,尤工草書。精考證,著書甚富,尤精輿地之學。所製天球及運球之法,與古儀器合,而精巧過之。罷官後,主講暨陽書院,成就人才甚眾。與鄧石如晚年交往頗篤。存世有『歷代輿地沿革圖』、《地理韻編》。/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1年之006則相同。 |
| |
1841 | 印 | 趙之琛(次閑).六十一歲/為越垞刻〔越垞詩畫〕正方白文界格印。邊款為【用漢刻銅法,辛丑二月,次閑。】/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1年之007則相同。 |
| |
1841 | 印 | | |
1841 | 印 | | |
1841 | 印 | | |
1841 | 印 | 趙之琛(次閑).六十一歲/為費丹旭(曉樓.四十一歲)刻〔依舊草堂〕正方白文印。邊款為【次閑仿漢玉法,辛丑二月。】/之11
真微書屋註:《西泠八家印選》註:青田石。又,石為葛昌枌所貽,云為費丹旭故物也。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1年之011則相同。 |
| |
1841 | 印 | 趙之琛(次閑).六十一歲/為枚生刻〔萬橫香雪〕長方朱文印。邊款為【枚生先生藏諸名印,無不精妙,茲屬刻此,余不敢率應,未識賞音者以為何如?辛丑冬,次閑記。】原印今藏於浙江省博物館,青田石。/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1年之012則相同。 |
| |
1841 | 亡 | 王應綬(曰申).五十四歲卒/一七八八年生。為著名畫家王原祁玄孫。母老,便不欲遠游,鬻畫於吳門,與王學浩齊名。繪畫得家傳,善山水,蒼勁有致。書工篆、隸,不失古人神韻。篆刻,得力於浙派,風貌介於陳豫鐘、陳鴻壽之間。善刻碑,翻刻與原作不差毫黍。存世有刻《百漢硯碑》、《硯史》。/之13
——右印為王應綬篆刻作品選刊〔錢唐潘企曾字樂甫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1年之013則相同。 |
| |
1841 | 印 | | |
1841 | 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