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 | 著 | | |
1881 | 論 | | |
1881 | 編 | 吳雲(平齋).七十一歲/編輯張嶼刻印成《兩罍軒印考漫存》一書。本書概要:四冊九卷。吳雲以張玉斧所摹《二百蘭亭齋古銅印存》部分古銅官私印匯錄而成。板格墨刷,每頁一印,右側繪印鈕式,頁背均註釋文及考證。共收錄一百八十四印。有吳雲自題及自序。/之3
真微書屋註:按此譜張嶼原依《二百蘭亭齋古銅印存》十二卷摹刻,原定官印八卷,私印四卷。因張氏未刻竣而去世,已刻成官印六卷,私印三卷,故署曰《印考漫存》。又,是譜卷一錄官印二十方,卷二錄官印十八方,卷三錄官印二十一方,卷四錄官印十八方,卷五錄官印十八方,卷六錄官印十九方,卷七錄私印二十方,卷八錄私印二十一方,卷九錄私印十八方,總見一百八十四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1年之003則相同。 |
| |
1881 | 亡 | 劉熙載(伯簡).六十九歲卒/一八一三年生。道光進士,官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并督學廣東,後主講上海龍門書院。深書學,著有《藝概》,其中「書概」所述書法源流及筆法等,議論簡潔,非徒托空言者可比。存世有《藝概》。/之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1年之004則相同。 |
| |
1881 | 亡 | 楊沂孫(濠叟).六十九歲卒/一八一三年生。官鳳陽知府。精工篆書,功力甚勤,規矩亦備,於大小二篆融會貫通,所乏者韻耳。能篆刻,亦不俗。/之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1年之005則相同。 |
| |
1881 | 論 | | |
1881 | 譜 | 王俊(琴圃).六十四歲/編輯《讀畫軒印存》一書。本書概要:四卷八冊。王俊輯其藏印及自刻印而成。每卷二冊,首冊有序文、題詞、題畫等。每頁一印,有釋文。又據《魯庵所藏印譜簡目》載,此譜光緒三年嘗有四冊本,其墨格雙線,每頁一印,有序文七則,跋五則。/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1年之007則相同。 |
| |
1881 | 論 | | |
1881 | 編 | 魏錫曾(稼孫).五十四歲前/編輯《績語堂印譜》一書。本書概要:魏錫曾集印。《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十六卷.仁和魏錫曾集印.鈐印本」。/1881﹣/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1年之009則相同。 |
| |
1881 | 亡 | 魏錫曾(稼孫).五十四歲卒/一八二八年生。咸豐貢生,官至福建鹽大使。世學淵源,自幼即嗜印成癖。除蒐集印譜外,亦致力印學研究,論印極精闢。與趙之謙交深。存世有《績語堂論印彙錄》、《績語堂碑錄》。/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1年之010則相同。 |
| |
1881 | 友 | | |
1881 | 印 | 徐三庚(褎海).五十六歲/為光煜刻〔光煜長樂〕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光緒辛巳花朝,坐似魚室,適素蘭初放,紅梅大開,對周觶秦權作此,盛稱得意,願子垕弟保藏之,勿為它人所攫也,褎兄時年五十有六。】/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1年之012則相同。 |
| |
1881 | 印 | | |
1881 | 印 | | |
1881 | 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