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9.1669170384497%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97316785918669%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6.0133796772926%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55603678244474%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775539490423%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60486478382683%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57878463895224%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人物瀏覽>姓名檢索>吳繼心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依人物瀏覽
 -- 隨機瀏覽
 -- 姓名檢索
 -- 姓名搜尋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吳繼心
吳寶驥共有 2 則吳繼仕
1608

吳繼心.生年不確/安徽休甯人。吳正暘之侄。嘗與吳正暘之子維心一同合輯吳正暘刻印成《印可》二卷。/1608±10/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08年之007則相同。

1625

吳繼心/編輯吳正暘刻印成《印可》一書。本書概要:二卷。吳正暘刻印,其侄繼心、子維心輯成。有潘胤先、鄭圭序。其自序:「是刻旋摹施印,不拘大小,不分先後,不別門類,或本大也而摹小,或本小也有摹大,隨其石質偶值,即章字筆法間異前摹,亦惟意興所至,不必一一相肖,雖云摹舊實則更新,謂三變也可,謂變而不變亦可。」/之14
真微書屋註:按此譜倡議於天啟壬戌(一六二二)年,見潘胤先序,其云:「曩歲在壬戌,余與午叔曰:圖章脫盡習氣,人又珍如拱璧,不能盡人而及之,何不于舉止之餘,以心法參古法,積累成帙,而為人世範乎?午叔可之。于時孔肩鄭先生遂為之序,名曰《印可》。乃就刻,或興至一日而三五就,或一日而不一就,以其不漫應故爾。…歷三年僅得百八十有奇,蓋舉業其專工,而此其游藝也。」惜吳氏於甲子(一六二四)年去世,遂由潘氏「謀之余友程晉侯、吳長孺,因與其子若侄存父、元在律度,錯綜裒為兩卷。」而成書年已在一六二五年矣。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25年之014則相同。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