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昌(伯求).一歲/一八○六年卒。廣東欽洲人。字伯求,號魚山。齋堂為小羅浮草堂。歷官翰林院編修、刑部主事等職。丁憂後不復出,主講端溪、粵秀書院,廣事作育學子,著書立說,成就甚大。精金石考訂之學。作詩氣勢磅礡。書法王大令,疏逸古秀。偶畫蘭竹忪石,亦有佳韻。治印,蒼老渾厚,頗具明末清初印家氣息,惜不多作,除自用及閒章外,罕及其他。/之8 ——右印為馮敏昌篆刻作品選刊〔古木臥平沙〕。本印重見於1778年所刻。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7年之008則相同。
馮敏昌(伯求).卅二歲/乾隆戊戌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刑部主事等職。/之5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8年之052則相同。
馮敏昌(伯求).卅二歲/刻〔如岡如陵〕長方回讀白文印。邊款為【戊戌秋七月朔後三日,仿漢人印法,作於小羅浮草堂,馮敏昌。】/之5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8年之053則相同。
馮敏昌(伯求).卅二歲/刻〔古木臥平沙〕正方加框白文印。邊款為【野岸千年木,雕殘臥碧沙,橫洲枝落角,抱石榦查牙。時戊戌仲冬月,馮敏昌。】/之5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8年之054則相同。
馮敏昌(伯求).六十歲卒/一七四七年生。歷官翰林院編修、刑部主事等職。丁憂後不復出,主講端溪、粵秀書院,廣事作育學子,著書立說,成就甚大。精金石考訂之學。作詩氣勢磅礡。書法王大令,疏逸古秀。偶畫蘭竹忪石,亦有佳韻。治印,蒼老渾厚,頗具明末清初印家氣息,惜不多作,除自用及閒章外,罕及其他。存世有《河陽金石錄》、《文章心印》。/之6 ——右印為馮敏昌篆刻作品選刊〔如岡如陵〕。本印重見於1778年所刻。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6年之006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