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 | 生 | 丁仁(輔之).一歲/一九四九年卒。浙江杭州人。印宗浙派,丁申之孫。原名仁、仁友,字子修、輔之,號鶴廬、鶴丁,晚年別署簠叟。齋堂為七十二丁厂。為八千卷樓主丁松生從孫。家以藏書聞名海內,藏西泠八家印尤多。書善商卜文字。能畫,梅花、果品均不入時俗。嗜印成癖,摹拓無虛日。治印宗浙派,功力頗深。光緒三十年,與葉銘、王福庵、吳石潛創設西泠印社。與弟三在創製方形歐體聚珍仿宋字模,供中華書排印詩文集。存世有《西泠八家印譜》、《杭郡印輯》、《石刻龍泓遺翰》、《袖珍本丁氏秦漢印譜》。/之30
真微書屋註:《近代印人傳》生年皆作一八七九年,八月十四日;《西泠藝報第三十期》生年亦作一八七九年;《書畫篆刻實用辭典》生年作一八七八年。茲從一八七九年。又,號鶴廬,係因偶得丁敬所刻〔鶴廬〕一印,遂以為號。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9年之030則相同。 |
| |
1894 | 主 | 葉為銘(葉舟).廿九歲/為丁仁(輔之.十六歲)刻〔丁〕圓形朱文印。邊款為【甲午十二月,品三仿丁硯林先生印。】/之9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4年之097則相同。 |
| |
1896 | 主 | 葉為銘(葉舟).卅一歲/為丁仁(輔之.十八歲)刻〔鶴丁〕正方朱文借邊印。邊款為【此仿秦人小印真得意之作,不識有當想象耶?葉舟為輔之仁兄,知定心賞也,丙申八月記。】/之13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6年之130則相同。 |
| |
1896 | 藏 | 丁仁(輔之).十八歲/開始收集印章,趙之琛刻〔杏樓〕橢圓朱文印為其第一石,出銀幣五角。/之13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6年之136則相同。 |
| |
1897 | 學 | 丁仁(輔之).十九歲後/弱冠以後,力宗鈍丁,師其刀法,間出入奚黃諸家,嗜諸家刻印,不啻如飢之得食、寒之得衣,幾欲屏外欲而與之角。/1897﹢/之11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7年之117則相同。 |
| |
1900 | 主 | 吳昌碩(缶廬).五十七歲/為丁仁(輔之.廿二歲)刻〔丁仁友〕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庚子六月八日,擬漢鑄印,昌碩。】/之2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0年之024則相同。 |
| |
1903 | 主 | 胡钁(匊鄰).約六十四歲/為丁仁(輔之.約廿五歲)刻〔臣丁仁友〕正方白文印。邊款為【鶴廬詞兄屬正,钁。】/1903±3 /之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3年之005則相同。 |
| |
1903 | 主 | 徐新周(星洲).約五十一歲/為丁仁(輔之.約廿五歲)刻〔臣仁友印〕正方白文印。邊款為【星州。】/1903±3 /之5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3年之058則相同。 |
| |
1904 | 著 | 丁仁(輔之).廿六歲/輯《西泠八家印選》四冊本;《西泠八家印選》三十冊本,亦名《泉唐丁氏八家印譜》。/之7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4年之075則相同。 |
| |
1904 | 藏 | 丁仁(輔之).廿六歲/冬,偕葉葉舟、王福厂游吳門,得其外祖魏稼孫先生為吳攘之手訂印稿,攜歸西泠,在人倚樓頭摩挲匝歲,得窺堂奧頗自欣幸。/之7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4年之076則相同。 |
| |
1904 | 編 | 丁仁(輔之).廿六歲/編輯《西泠八家印選》一書。由上海西泠印社刊行。本書概要:四冊。丁仁輯拓家藏西泠八家刻印而成。/之77
真微書屋註:按丁仁手編《西泠八家印選》有丁未(一九○七)初訂本及乙丑(一九二五)重定本較為知名,製作精良,頗有可觀。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4年之077則相同。 |
| |
1905 | 編 | 丁仁(輔之).廿七歲/編輯《杭郡印輯》一書。由上海西泠印社刊行。本書概要:八卷八冊。丁仁輯丁良卯、陸惠、丁敬等三十六家刻印而成。板格墨刷,每頁一印,隔頁拓款,每頁一面,每家刻印前有印人小傳。有丁仁序。/之55
真微書屋註:此譜卷一錄丁良卯、陸惠、丁敬、黃易印;卷二錄奚岡、蔣仁、陳豫鐘印;卷三錄陳鴻壽、項綬章、屠悼、高塏、江介印;卷四錄徐楙、孫均、高日濬、孫錫晉印;卷五錄趙之琛、趙懿、丁柱、張光洽印;卷六錄陳祖望、戴熙、毛庚、錢松印;卷七錄胡震、華復、錢式、戴以恆,吳鳳階印;卷八錄陳雷、吳重光、王同、吳誥、張國楨、汪行恭、達受印。各人錄三至四印,有邊款,並附小傳及其篆刻風格。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5年之055則相同。 |
| |
1906 | 主 | 河井荃廬(仙郎.日).約卅六歲/為丁仁(輔之.約廿八歲)刻〔丁仁友〕正方陰陽印。邊款為【輔之先生屬作,日本河井仙郎。】/1906±/之5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6年之052則相同。 |
| |
1907 | 事 | 丁仁(輔之).廿九歲/因不善經商而虧損,日本人想趁虛買走「八千卷樓」藏書,兩江總督端方聞訊後,派遣繆荃孫往購。後全部藏書移至南京江南圖書館。/之3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7年之037則相同。 |
| |
1907 | 藏 | 丁仁(輔之).廿九歲/光緒丁未偕吳隱游蘇州,共收得三十餘印,自己分得十餘印,有六印為高頌禾用印。/之3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7年之038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