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497120979302%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109809262739%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4984744970489%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797625193874%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1967785574043%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9582544118971%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5566662429464%回首頁
 
 印學在線>數位印譜>篆刻風格單元>派別風格篇>攘翁派風印譜  

 名家風範單元
 篆刻風格單元
 --印風典範篇
 --聯名雅集篇
 --派別風格篇
 ----西泠派風印譜
 ----完白派風印譜
 ----攘翁派風印譜
 ----悲盦派風印譜
 ----金罍派風印譜
 ----缶廬派風印譜
 ----黟山派風印譜
 ----白石派風印譜
 ----泥糞派風印譜
 ----麋研派風印譜
 佈局設計單元
 印文情事單元
 名家用印單元
 特別專題單元

 
完白派風印譜 
《攘翁派風印譜》
悲盦派風印譜

攘翁派風是以吳熙載(1799∼1870)為中心,吳熙載有號讓翁、攘翁,故以攘翁派風稱之。吳熙載為鄧石如之再傳弟子,印作承繼完白風而益參以己意,晚年之作更入化境。攘翁風之篆刻風格在用字方中寓圓,筆隨勢轉,毫無矯揉造作之習;用刀或削或披,剛柔相濟,流暢自然。譽者稱其為「以書入印」,其風格之影響頗鉅,後學踵繼者不乏其人,舉凡印壇大匠吳昌碩、黃牧甫等,都曾效仿吳讓翁以攝取其神隨為各自風格之長成注入活力。本印譜共選錄有 522 印。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總522印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甘泉庈鎔仲陶所得金石文字 
吳熙載刻
1859+1  約1.7X2.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仲陶鑒賞 
吳熙載刻
1859+1  約1.1X2.8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岑仲陶手拓本 
吳熙載刻
1859+1  約2.0X1.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甘泉岑鎔仲陶父私印 
吳熙載刻
1859+1  約2.4X2.4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甘泉岑氏仲陶珍藏書畫印 
吳熙載刻
1859±  約1.6X2.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甘泉岑鎔字仲陶亦字銅士章 
吳熙載刻
1859±  約2.6X2.6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仲聲書畫 
吳熙載刻
1859±1  約2.1X2.2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姚正鏞印 
吳熙載刻
1859±1  約3.2X3.3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甘泉岑氏所藏 
吳熙載刻
1859±1  約1.6X1.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海陵陳氏康父畫記 
吳熙載刻
1859±1  約1.4X2.8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仲陶平生珍賞 
吳熙載刻
1859±1  約1.5X1.6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陳寶晉印 回文
吳熙載刻
1859±1  約2.5X2.5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姚正鏞印 回文
吳熙載刻
1859±1  約3.0X3.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姚正鏞仲聲 
吳熙載刻
1859±1  約1.7X1.8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海陵陳寶晉康甫氏鑒藏經籍金石文字書畫之印章 
吳熙載刻
1859±1  約3.6X3.7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姚仲聲父 
吳熙載刻
1859±1  約1.7X1.6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正鏞讀過 
吳熙載刻
1859±1  約1.8X1.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蓋平姚正鏞印 
吳熙載刻
1859±1  約2.9X2.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蓋平姚氏書畫 
吳熙載刻
1859±1  約1.5X2.4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陳寶晉印 回文
吳熙載刻
1859±1  約2.4X2.5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岑鎔字仲陶小印 
吳熙載刻
1859±1  約1.0X2.5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陳寶晉印 回文
吳熙載刻
1859±1  約2.4X2.4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穜松堂章 
吳熙載刻
1859±1  約1.9X2.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一切惟心造 
吳熙載刻
1859±1  約2.7X2.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岑鎔之印信 
吳熙載刻
1859±1  約2.3X2.3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蓋平姚氏穜松堂印章 
吳熙載刻
1859±1  約2.6X2.6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岑仲陶經眼記 
吳熙載刻
1859±1  約1.8X2.5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蓋平姚正鏞字仲聲亦字仲海 
吳熙載刻
1859±1  約2.9X3.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岑仲陶書畫 
吳熙載刻
1859±1  約2.0X2.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岑鎔私印 
吳熙載刻
1859±1  約2.2X2.2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岑鎔仲陶印富貴長壽 
吳熙載刻
1859±1  約2.0X2.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懼盈齋 
吳熙載刻
1859±1  約1.8X1.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黃錫禧印 回文
吳熙載刻
1860  約2.4X2.4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甘泉岑氏懼盈齋珍藏印 
吳熙載刻
1860  約1.8X2.4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汪鋆 
吳熙載刻
1860  約2.5X2.6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飢思煮石 
吳熙載刻
1860-  約1.3X2.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黃氏棲雲山館珍藏印 
吳熙載刻
1860±  約1.6X2.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藥農 
吳熙載刻
1860±  約1.3X2.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子鴻過眼 
吳熙載刻
1860±  約1.6X1.6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張丙炎印 回文
吳熙載刻
1860±  約3.2X3.0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子鴻平生珍賞 
吳熙載刻
1860±  約1.9X1.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黃子鴻所作詩詞書畫 
吳熙載刻
1860±  約2.3X2.3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子鴻 
吳熙載刻
1860±  約1.7X1.3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甘泉黃氏 
吳熙載刻
1860±  約1.9X1.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石壽齋 
吳熙載刻
1861  約2.2X2.2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二金蜨堂 
吳熙載刻
1863  約1.8X1.9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魏錫曾私印 
吳熙載刻
1863  約1.8X1.8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物常聚于所好 
吳熙載刻
1863  約2.2X2.3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魏稼孫鑒賞金石文字 
吳熙載刻
1863  約1.9X2.5cm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鑒古堂 
吳熙載刻
1863  約1.1X2.9cm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總522印 


2024/3/7 更新閱讀凡例  聲明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