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695993285904%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2351731560855%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4545152835898%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839343863582%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188979793689%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9987989446843%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6663993447711%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年代檢索>徐士愷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徐士愷(子靜).1844 ∼ 1903
徐士芬共有 28 則徐士燕
頁次   1   2 
1894

徐士愷(子靜).五十一歲/編輯趙之謙刻印成《觀自得齋印集》一書。本書概要:徐士愷輯所藏趙之謙刻印集。四冊本。共一百零八頁,有序題四頁,錄印一百零四方。有吳大澂序及趙之謙畫像,末附著者簡序。此譜另見有二冊本及十六冊本。/之36
真微書屋註:據《張魯厂所藏印譜目錄》載,此譜於光緒丙申(公元一八九六年)並有二冊本,其板格墨刷,每頁一印,有楊見山題首,吳大澂序。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4年之036則相同。

1894

徐士愷(子靜).五十一歲/編輯趙之謙刻印成《觀自得齋印集》一書。本書概要:徐士愷輯所藏趙之謙刻印集。十六冊本。每面三行,上端一橫格鈐一印,小印每面四行,有吳倉石序,李士芬題詩,張逖先墨跡題跋。此譜另見有四冊本及二冊本。/之37
真微書屋註:《中國古代印譜八百年集成》載此譜:「十六冊本者,每面三行,上端一橫格鈐一印,小印每面四行,有吳倉石序,李士芬題詩,張逖先墨跡題跋。」所述內容與《魯庵所藏印譜簡目》所載此譜內容完全相同,疑似抄錄自《魯庵所藏印譜簡目》。而《魯庵所藏印譜簡目》所載此譜列於卷一「秦漢以來官私印譜」目下,則此譜應是古璽印譜而非趙之謙刻印集。如是,或無此十六冊本趙之謙刻印之《觀自得齋印集》?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4年之037則相同。

1896

徐士愷(子靜).約五十三歲/撰寫〈《二金蜨堂印譜》序〉一文。本文全長計一二一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一五四字。/1896±/之5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6年之051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896

徐士愷(子靜).五十三歲/編輯趙之謙刻印成《二金蜨堂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二冊。徐士愷搜得沈樹鏞、魏錫曾二家所藏趙之謙刻印,匯其自藏,延請葉銘鈐拓輯成。每頁一印,隔頁拓邊款。版框橫八.五,豎十三.五公分,書口隸書『二金蜨堂印譜』,底署『觀自得齋藏印』。有楊峴題字(光緒十五年石埭徐氏刊)、葉銘摹之謙小像及光緒廿二年吳大澂篆書序。/之52
真微書屋註:吳大澂篆書序此譜云:「余友徐君子靜夙具是癖,刻意搜羅,盡得兩家(按指沈均初、魏稼孫)所藏,延仁和葉品三抑成數十冊,並拓其旁款,遂成巨觀。」又,徐士愷觀自得齋輯本,另見有光緒三十四年八冊本(見《中國古代印譜八百年集成》)。又,此譜他見有萬◎{上喜下心}齋二冊本及石廬主人審定八冊本。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6年之052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96

徐士愷(子靜).五十三歲/編輯趙之謙刻印成《觀自得齋印集》一書。本書概要:徐士愷輯所藏趙之謙刻印集,二冊本。據《張魯厂所藏印譜目錄》,光緒丙申,其板格墨刷,每頁一印,有楊見山題首,吳大澂序。又此譜另見有四冊本及十六冊本。/之5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6年之053則相同。

1896

方鎬(仰之)/為徐士愷(子靜.五十三歲)刻〔徐士愷藏有梁天監舊館壇宋拓本〕十四字正方滿白文印。邊款為【根石刻于剜金刻玉之齋,丙申十月。】/之5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6年之057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97

吳昌碩(缶廬).五十四歲/為徐士愷(子靜.五十四歲)刻〔觀自得齋徐氏子靜珍藏印章〕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徐氏觀自得齋珍藏印。丁酉四月,吳俊卿。】/之2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7年之026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98

徐士愷(子靜).五十五歲/編輯《觀自得齋秦漢官私銅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又名《漢銅印叢》。四冊。徐士愷輯藏印而成。綠格石印,每面一至二印。收官印四一方,私印一四九方,有楊守敬序。封面題『漢銅印叢』,書口題『觀自得齋秦漢官私銅印譜』,下署『石棣徐氏家藏』六字。此譜另有五十冊本及十六冊本二種。/之4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8年之048則相同。

1899

徐士愷(子靜).五十六歲/編輯《觀自得齋秦漢官私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又名《觀自得齋秦漢官私銅印集》。五十冊。徐士愷輯藏印而成。每面一印,收古璽三七○方,官印二五三方,私印一二八○方,元押八五方,雜印四七方,合計二千零八十五方。此譜另有十六冊本及四冊本二種。/之3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9年之035則相同。

1902

徐士愷(子靜).五十九歲/撰寫〈《觀自得齋集缶廬印譜》自序〉一文。本文全長計一三九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一六四字。/之2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2年之024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902

徐士愷(子靜).五十九歲/編輯吳昌碩刻印成《觀自得齋集缶廬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八冊。徐士愷吳昌碩刻印而成。內容與徐氏所輯《觀自得齋徐氏所藏印存》同,然印色及拓色較後者為劣。此譜初頁有『觀自得齋印集』題書,並記『光緒十五石埭徐刊』。然次頁自序紀年為光緒二十八年,是知其十三年後復刊。 /之25
真微書屋註:按《書畫篆刻實用辭典》載《觀自得齋印存》一譜云:「此譜版心作『觀自得齋徐士愷所藏印存』,成書於光緒二十八(一九○二)年,計收印一四八方,鈐印本每頁一印,拓有邊款,每面各一頁,共八冊。」應即是此譜。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2年之025則相同。

1902

徐士愷(子靜).五十九歲/編輯吳昌碩刻印成《觀自得齋徐氏所藏印存》一書。本書概要:六冊。徐士愷輯所藏吳昌碩刻印集錄而成。每頁一印。六冊總三百三十一頁,錄印數為一百四十九方,並加拓邊款數一百八十二面。此譜與徐氏光緒十五年所輯《觀自得齋集缶廬印譜》,內容相同,但鈐印甚精。/之2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2年之026則相同。

1903

徐士愷(子靜).六十歲卒/一八四四年生。官浙江候補道。嗜金石,精鑒別,清秘之藏足與兩罍軒、城曲草堂相抗。晚寓吳下,與諸名流考訂金石,閒亦娛情鐵筆。存世有《觀自得齋印集》、《觀自得齋叢書》、輯《二金蜨堂印譜》。/之1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3年之017則相同。

頁次   1   2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