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9 | 生 | 趙之謙(撝叔).一歲/七月九日生。一八八四年卒。會稽(浙江紹興)人。初名鐵三,後名益甫,中年後始名之謙,字撝叔、冷君、憨寮、悲庵、無悶、悲盦、梅盦。齋堂為二金蜨堂、苦兼室。咸豐己未年舉人,官江西鄱陽、奉新知縣。工詩文。究心六書。善碑帖考證。擅書法,初學顏真卿,後致力於北魏碑,篆、隸取法鄧石如而自出機杼,書法凝練雄強,迥異時俗。精畫事,花卉、木石受徐渭、陳淳、石濤等人的影響,寬博淳厚,水墨交融,為清末寫意花卉之開山。/之3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29年之037則相同。 |
| |
1830 | 事 | | |
1832 | 學 | | |
1833 | 學 | 趙之謙(撝叔).五歲/讀書能過目成誦,好深思,其後更常以新意問塾師,使塾師無法作答。/之4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3年之045則相同。 |
| |
1833 | 學 | 趙之謙(撝叔).五歲/父親於地平(方形地磚)上,教練其書法。/之4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3年之046則相同。 |
| |
1836 | 事 | 趙之謙(撝叔).八歲/工人修灶,灶邊墁灰待畫,之謙則先為畫上,工人大表讚佩。/之2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6年之023則相同。 |
| |
1841 | 學 | 趙之謙(撝叔).十三歲前/十三歲以前,自讀宋五子書,求性道。/1841﹣/之2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1年之026則相同。 |
| |
1842 | 學 | 趙之謙(撝叔).約十四歲/學於沈赤菽,同學有何自芸者,好學詩,與之謙相侮,質之於師。/1842±/之3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2年之039則相同。 |
| |
1843 | 事 | 趙之謙(撝叔).十五歲/兄趙烈為仇所誣,因訟破家。之謙無錢購書,到處借閱。/之7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76則相同。 |
| |
1843 | 親 | | |
1843 | 事 | 趙之謙(撝叔).十五歲/往山陰趙孟頫後裔處,觀孟頫書大字《道德經》竟夕。此書後毀于戰火。/之7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78則相同。 |
| |
1845 | 學 | 趙之謙(撝叔).十七歲/從山陰布衣沈復粲(霞西)習金石之學。並有志繼孫星衍編《寰宇訪碑錄》之後,為《補寰宇訪碑錄》。/之3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5年之030則相同。 |
| |
1847 | 事 | 趙之謙(撝叔).十九歲/開館授徒,為童子師。於沈復粲書肆,得《奇零草》殘稿七葉。/之3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7年之037則相同。 |
| |
1847 | 親 | 趙之謙(撝叔).十九歲/結婚,夫人范璥(敬玉、秀珊、霞珊),年二十,與之謙母章氏同鄉。為同邑道墟鄉范默庵之季女,幼讀五經。/之3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7年之038則相同。 |
| |
1847 | 事 | 趙之謙(撝叔).十九歲/之謙因扶乩者羅道人而引起作詩興趣,作得〈讀詩雜感〉六首。後詩散失,僅餘二首。/之3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7年之039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