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4466971852%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1196842970523%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5053627247761%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7907406616336%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181270062843%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9541544666241%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5382607888594%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年代檢索>1782年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公元1782年
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壬寅.玄黓攝提格.日本天明二年
1781共有 41 則1783
頁次   1   2  3  
1782

蔣仁(山堂).四十歲/為顧廉(又簡)刻〔揚州顧廉〕正方朱文印。邊款為【龍泓先生為羅兩峰製朱文方印,文曰揚州羅聘,古雅之甚,惜兩峰風塵自縛,遊大人之門,辱先生篆矣。頑夫大兄六法遠過兩峰,二十四橋無出其右者,因作此印奉贈,當之庶無愧色,愧余筆法不能追曩哲耳。壬寅嘉平媚□日,是日翁靜岩贈余茁村集,韓江吟社自此公始,然其從孫觀五,駔儈□薄,家聲替矣,蔣仁在磨兜堅室記。】/之1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16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82

蔣仁(山堂).約四十歲/為沈舲(笠人)刻〔舲印〕正方朱文借邊印。邊款為【女床山民仁。】原印今藏於香港藝術館,青田石。/1782±/之1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17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82

鄧石如(完白).四十歲/由程瑤田介,得與金榜訂交。金榜延石如為上賓。是年起,石如或歲而至,或間歲一至,經常為金榜之座上客。/之1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18則相同。

1782

鄧石如(完白).約四十歲/書有楷書『四時讀書樂』六屏。/1782±/之1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19則相同。

1782

鄧石如(完白).四十歲/登匡廬絕境,蛇行猿掛,糧絕餓八日,茹草木實,得不死。—《懷寧縣誌.隱逸》/之2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0則相同。

1782

鄧石如(完白).四十歲/旋游黃山,踏遍三十六峰,雲海奇幻,盡得其變。/之2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1則相同。

1782

鄧石如(完白).四十歲/仲冬,與方密庵同至歙縣溪南訪程瑤田,住十日。/之2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2則相同。

1782

鄧石如(完白).約四十歲/刻〔雷輪〕正方滿白文印。本印與〔子輿〕正方加框白文印、〔古歡〕長方朱文印、〔燕翼堂〕長方朱文印、〔守素軒〕長方朱文印為五面印。邊款為【此完白山人中年所刻印也,山人嘗云:刻印白文用漢,朱文必用宋。然僕見東坡海嶽漚波印章多已,何曾有如是之渾厚超脫者乎!蓋縮嶧山、三墳而為之,以成其奇縱於不覺,識者當珍如秦權漢布也,包世臣記。】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1782±/之2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3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82

鄧石如(完白).約四十歲/刻〔子輿〕正方加框白文印。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1782±/之2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4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82

鄧石如(完白).約四十歲/刻〔古歡〕長方朱文印。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1782±2 /印縮50.00%/之2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5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82

鄧石如(完白).約四十歲/刻〔燕翼堂〕長方朱文印。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1782±2 /印縮50.00%/之2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6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82

鄧石如(完白).約四十歲/刻〔守素軒〕長方朱文印。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1782±2 /印縮50.00%/之2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7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82

黃易(小松).卅九歲/刻〔金石癖〕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壬寅夏五廿有九日,刻于梁園,時得蔡有鄰書尉遲總管碑,小松;;黃小松司馬篆□□丁龍泓徵君授受,有透絅出藍之妙,嘗作金石癖印分贈同好,予得大小二印,吳興陳君抱之篤嗜金石,以龍泓所刻徐袖東名印來易其一,遂以大者歸之,並跋數語,命兒子湊刻于石側。道光乙酉中秋後二日,錢唐何元錫記事;;渾厚中藏刀法,置之漢銅印叢,亦當讓司馬出一頭地也。壬辰五月,吳江楊澥。】/之28
真微書屋註:《小石山房印譜》載此石為田黃凍。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8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82

田中良庵(正容.日).卅六歲/立下鐫刻萬鈕的誓言,越五年完成夙願。/之2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29則相同。

1782

杜澂(松窠.日).卅五歲/編撰《徵古印要》一書。本書概要:七卷。杜澂編著。闡述對古典印風之重要性,其要旨為:「秦漢魏晉為印之正宗,乃至六朝印之有變,唐宋以降印之存偽。故秦漢魏晉乃為古體,為印之正制;唐以下為今體,為印之偽制云云。」/之3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30則相同。

頁次   1   2  3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