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 | 印 | |  |
1852 | 編 | | |
1852 | 亡 | 劉淑媛(娟娟.女).享年不確/南閩人。字娟娟,號南閩女史。齋堂為玉芬館。存世有《玉芬館印存》。/之1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18則相同。 |
| |
1852 | 印 | 錢松(耐青).四十六歲/為胡震(鼻山.卅六歲)刻〔竹節硯齋〕扁方朱文印。本印與〔鼻山手拓〕扁方朱文印為二面印。邊款為【此印余遊富春山時,鼻山索刻兩面者,倥傯未應,茲鼻山自烏程囑陶石蓀來促,明日往拜石蓀,即夜成之以寄,壬子五月十九日,東風徐至,几席生涼,耐青記于鐙下。】/之1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19則相同。 |
|  |
1852 | 印 | |  |
1852 | 印 | 錢松(耐青).四十六歲/刻自用印〔我書意造本無法〕正方滿白文印。邊款為【壬子之秋,歸安楊見山以所藏析里橋磨崖佳拓本見視,展玩數日作此,用意頗似之,耐青記。】原印今藏於日本。/之2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21則相同。 |
|  |
1852 | 印 | 錢松(耐青).四十六歲/為汪士驤(鐵樵)刻〔恩騎尉印〕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壬子十月十七日,養痾曼華庵,共成四印,銕老仁丈正,叔蓋。】/之22
真微書屋註:《西泠八家印選》註:青田石。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22則相同。 |
|  |
1852 | 印 | 錢松(耐青).四十六歲/為孔昭杰(鐵橋)刻〔孔昭杰印〕正方回讀白文印。本印與〔鐵橋〕正方朱文印為二面印。邊款為【銕橋精隸書,耐青為仿漢人兩面印,壬子仲冬,未虛室記。】/之2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23則相同。 |
|  |
1852 | 印 | |  |
1852 | 印 | 錢松(耐青).四十六歲/為胡震(鼻山.卅六歲)刻〔紹聖丁丑錫予名嘉慶丁丑吾以降〕十四字正方朱文印。本印與〔胡鼻山人胡震號鼻山〕正方白文印為二面印。邊款為【胡鼻山丁丑銘,胡鼻山人丁丑生,丁則靈,丑為紐,紹聖嘉慶逢其偶,山壽吾名,如山之壽,咸豐壬子冬,乃秋銘,耐青刻;;宋紹聖三年江水嚙敗,縣之南堤,冬調工修築,伐石此山,開廣故道,於舊踰倍,行者便之,四年八月望,攻告成,知縣事何去非主簿林旨時董是役;;三嶺開舊夷顯組成隄年紹聖丁丑督役,林傳中;;開通大山須摩崖兩種,錢唐華無極補刻,時庚申三月既望。】/之25
真微書屋註:印文借「愨」為「慶」。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25則相同。 |
|  |
1852 | 印 | 錢松(耐青).四十六歲/為閔釗(小農.四十一歲)刻〔壬申生〕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咸豐壬子,耐青篆刻。】/之2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26則相同。 |
|  |
1852 | 印 | 錢松(耐青).四十六歲/為夏鳳翔(子儀)刻〔夏鳳翔印〕正方回讀白文印。本印與〔子儀〕正方朱文寬邊印為對印。邊款為【耐青刻為子儀大兄。】/之2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27則相同。 |
|  |
1852 | 印 | 錢松(耐青).四十六歲/為夏鳳翔(子儀)刻〔子儀〕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壬子立夏後一日,偕翁晉三、孫芋香,泛舟招賢寺,尋倪笠坪、周石麓,及暮捱城門而歸,鐙下作此,惜石堅不稱意耳,耐青。】/之2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28則相同。 |
|  |
1852 | 譜 | | |
1852 | 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