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 | 試 | | |
1852 | 譜 | 張澐(雲川).廿三歲/編輯自刻印成《聽秋山館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二帙十二冊再輯本。張澐據古文辭句及膾炙人口之訓言名語選摘刻印輯成。板格藍刷,每頁鈐一印,均註釋文。此譜前於道光二十七年另有四冊輯本。/之47
真微書屋註:此譜首帙卷一錄〈天保九如〉文之印品九方;卷二錄〈不惜字十戒〉文之印品十方、〈十遇詞〉文之印品二十五方、〈樂志論〉文之印品三十八方;卷三錄〈樂志論〉文之印品三十七方、〈田園樂〉文之印品二十七方;卷四錄〈教子九則〉文之印品九方、〈溫公遺訓〉文之印品八方、〈惜字三法〉文之印品三方;卷五錄緘章四十五方;卷六錄閑章三十二方;第二帙卷一至卷三錄〈滕王閣序〉文之印品一百十三方;卷四至卷五錄〈蕉窗十則〉文之印品六十二方;卷六錄〈賞心十六事〉文之印品十六方、〈池上篇〉文之印品三十方。又,《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此譜云:「不分卷.東越張澐刻印.咸豐二年鈐印四冊本.鈐印六冊本」。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47則相同。 |
| |
1852 | 生 | 汪行恭(仲行).一歲/一八八○年卒。錢塘(浙江杭州)人。字仲行,號子喬。齋堂為景高密齋。光緒乙亥舉人,官內閣中書。善篆刻,精許氏學,下筆無俗字,說經專主鄭司農。庚辰卒於都門,年僅二十九。/之48
——右印為汪行恭篆刻作品選刊〔渠賢印信〕。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48則相同。 |
|  |
1852 | 生 | 郭裕之(申堂).生年不確/山東濰縣人。高慶齡之甥。字申堂。高慶齡之甥,嗜學耽古,喜聚書及蓄印章,所得甚夥,乃編次為《續齊魯古印捃》。存世有《續齊魯古印捃》。/1852±15/之4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49則相同。 |
| |
1852 | 生 | 長志銳(伯愚).一歲/長善之子。字伯愚,號公穎、癖石、詩竟。齋堂為同聽秋聲館。十五事戎馬,十九為郎官,廿五舉孝廉,廿九(光緒庚辰)成進士。後授編修,是瑾妃、珍妃的從兄。極喜黃士陵篆刻,請其刻印甚多,且常周濟他。/之50
真微書屋註:按黃士陵為其所刻〔十五事戎馬十九為郎官廿五舉孝廉廿九成進士〕一印,及光緒庚辰進士一事,生年推為一八五二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50則相同。 |
| |
1852 | 生 | 繼良(紹庭).生年不確/長白人。字紹庭。齋堂為琴鶴堂。自幼劬學,弱冠入庠,已有志金石。宦遊半天下,遇吉金樂石,多珍庋之。其擅鐵筆者,輒擊節鑑賞,故佳章日充牣。存世有《琴鶴堂印譜》。/1852±10/之5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51則相同。 |
| |
1852 | 生 | 朱少敬(鶴波).一歲/一九二八年卒。臺灣臺北大稻埕人。原名長,號鶴波。幼家貧,不能赴學,日於地上畫雞犬蟲魚與鄰兒互娛。父見而奇之,出家藏《芥子園殘集》,命臨摹。其書法拙劣,所作皆不署,但鐫石二方,一曰〔鷗波〕,一曰〔少牧〕,人譏其不學,遂發憤習之,時日既多,亦勁拔可喜。/之5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52則相同。 |
| |
1852 | 生 | 嚴信厚(小舫).生年不確/浙江慈谿人。嚴恆之子。字小舫。齋堂為小長蘆館。官直隸候補道。工書、畫,尤善仿邊壽民蘆雁,蕭然有江湖之思。蓄碑版、書、畫之屬甚夥,亦嘗藏古印。存世有《秦漢銅印譜》(亦名《小長蘆館古銅印譜》)。/1852±15/之5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53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