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68503130311%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2517942330594%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4527084096807%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842805233611%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248618393754%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60010640207378%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6735927329959%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隨機瀏覽>沈伯雲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沈伯雲(松隱)
沈汝瑾共有 5 則沈均將
1869

胡钁(匊鄰).三十歲/為沈伯雲(松隱)刻〔于魚得計〕正方朱文印。邊款為【伯雲屬,匊鄰作印,己巳十月。】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之3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9年之037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84

吳昌碩(缶廬).四十一歲/為沈伯雲(松隱)刻〔沈伯雲所得金石書畫〕正方朱文界格印。邊款為【甲申十有一月,伯雲屬刻九字印,昌石吳俊。】/之6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4年之068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87

吳昌碩(缶廬).四十四歲/為沈伯雲(松隱)刻〔松隱盦〕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松隱盦造象,丁亥,昌石;;(圖像);;石門沈伯雲所居曰松隱盦,光緒丙戌秋,吳伯滔為畫佛象,安吉吳俊卿昌石刻之;;釋迦牟尼佛一軀,吳滔畫為松隱盦供養,松陰下佛火青,我所思覺金經,伯雲自撰曚曚書,匊鄰并刊,時集晚翠亭;吳君倉石余金石友也,為伯雲道兄製石佛,并治松隱盦印,致語補空一面,以合苔契,爰附舊句于左,瘦損沈腰支,孤吟兀坐時,夜深人語寂,天半舞蛟螭,風雨十年後,蓬蒿三徑間,東田閉戶處,歲莫不知還,落葉繞門前,寒燈明屋裡,濤聲天外來,臥龍忽驚起,光緒十二年九月朔,同德胡钁并記於梅雪軒。】/之2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7年之028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87

吳昌碩(缶廬).四十四歲/為沈伯雲(松隱)刻〔石門沈雲〕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點點梅花媚古春,熒熒鐙火照清貧,缶廬風雪寒如此,著個吟詩缶道人,昨晚為松隱作畫得二十八字,丁亥二月十四日,倉石吳俊。】/之3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7年之030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87

吳昌碩(缶廬).四十四歲/為沈伯雲(松隱)刻〔道無雙〕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道無雙,之三字,見韓非子,伯雲仁兄屬刻于吳下,昌石吳俊;種竹淡吾慮,移居十月初,戴天同俯仰,租地養扶疏,塵洗室生白,影寒風過虛,牆頭覽明月,高節欲師渠,種竹,伯雲老友又索刻近作,丁亥春,倉碩。】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3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7年之032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