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473989842588%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1221220029912%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498240350234%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8003801716918%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035754939626%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9611033750998%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564256113265%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年代檢索>顧湘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顧湘(翠嵐)
顧復初共有 44 則顧塊
頁次   1  2   3  
1781

顧湘(翠嵐).生年不確/江蘇常熟人。字翠嵐,號蘭江、石墩山人。齋堂為小石山房。喜治印並好集印,嘗與弟顧浩集印成《小石山房印譜》。並嘗輯選自唐以降,凡有資篆學者三十六家,為書卅部,彙為一編,成《篆學瑣著》。存世有《小石山房印譜》、《篆學瑣著》。/1781±15/之2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1年之028則相同。

1828

顧湘(翠嵐)/撰寫〈《小石山房印譜》自述〉一文。本文全長計一七七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二○九字。/之2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28年之025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30

程德椿(受言)/為顧湘(翠嵐)刻〔小石山房〕正方白文印。/1830±/之2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0年之027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30

程德椿(受言)/為顧湘(翠嵐)刻〔虞山顧氏珍藏〕長方細朱文印。/1830±/之2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0年之028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31

顧湘(翠嵐)/撰寫〈《小石山房印譜》自跋〉一文。本文全長計二八四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三三四字。/之2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21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31

顧湘(翠嵐)/編輯《小石山房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又名《顧氏印腋》。六冊。顧湘、顧浩輯藏石而成。正譜四卷,又別集一卷,附集一卷。每頁前幅自一印至四印不等。下注釋文,有吳映奎、趙允懷、王學浩等人序。季錫疇跋,顧湘、顧浩自述;別集為顧氏得自吳門之《歸去來辭》舊印。其缺印延程椿補刻者;附集為程氏手鐫銅印三種。此為初輯本。/之22
真微書屋註:《書畫篆刻實用辭典》、《葉氏印譜存目》、《中國印譜解題》皆載此譜成書年代為一八三○年;《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此譜成書年為一八二八年。又,是譜板格墨刷,每頁前幅自一印至四印不等,均註釋文。其首冊四十二頁(含序文九頁)錄印七十二方;二冊四十六頁錄印一百零二方;三冊四十六頁錄印九十二方;四冊四十二頁(含跋文二頁)錄印八十方,以上四卷皆集明清名人所刻之成語印。別集一卷,為顧氏得自吳門之〈歸去來辭〉舊印,即延程壽巖鐫補完成者,其五十三頁(含序三跋二),錄印五十三方,有翠嵐自跋一則。附集一卷,即程壽巖手鐫之〈桃源行〉、〈四時讀書樂〉、〈讀書十八則〉之銅印三種,共四十九頁(含序四跋七),錄印七十八方。又,《葉氏印譜存目》載此譜一名《顧氏印腋》,蓋源自吳映奎序此譜時所命名者。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22則相同。

1831

顧湘(翠嵐)/編輯《歸去來辭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屬《小石山房印譜》六卷中之別集一卷,為顧湘得自吳門之〈歸去來辭〉舊印,並延請程壽巖鐫補完成者。其五十三頁,含序三、跋二,錄印五十三方,有翠嵐自跋一則。/之23
真微書屋註:顧湘於《小石山房印譜》自跋中言此譜甚詳,其云:「歲庚寅,余輯名人印譜甫成,會新安程君來虞講求篆學,頗悉源流,擬復將古人名篇,如〈蘭亭序〉、〈歸去來詞〉等作鐫成一帙,與前人名帖俱傳。方覓石開雕,適於吳門市肆見有舊石印,篆〈歸去來詞〉全篇,章法、刀法俱醇雅,自然動合矩則,上方釋文仿松雪書,亦精妙,當為百年前之名手,惜無款識可稽耳。因急購歸,中佚去十餘方,即倩程君補鐫以成全壁。因歎古今來名物之傳,不幸而散落天壤,而中有精神所寄,不肯湮沒,往往散而復聚,缺而復完,如豐城之劍、合浦之珠,皆自物主之而非自人主之也。然則余與程君之悉心補輯,特為物之所使而不自知耳。」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23則相同。

1843

顧湘(翠嵐)/編輯《五十六種書法》一書。本書概要:又名《五十六種書》。一卷。唐韋續原著。所言五十六種書,係由五易、八體、十二時書及三十三體相加,去其五易、八體中重複述及之大、小二書而得。然其出典乏據,分類牽強,宜以史料觀之可也。此本為顧湘《篆學瑣著》中之重刊本。/之2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28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43

顧湘(翠嵐)/撰寫〈再續三十五舉顧跋〉一文。本文全長計一四二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一六九字。/之2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29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43

顧湘(翠嵐)/編輯《六書緣起》一書。本書概要:一卷。清孫光祖原著。原書成於雍正年間,此本為顧湘《篆學瑣著》中之重刊本。是篇論古代書體之演變,代表當時對古文字的觀點,於今不免有誤。如引《峋嶁碑》(傳為夏禹書,實偽托)、《季札碑》(傳為孔子書,實偽托),指為「古文」。蓋時代所限,不能苛責。/之3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30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43

顧湘(翠嵐)/編輯《古今印史》一書。本書概要:明徐官原著。原書成於明隆慶三年,此本為顧湘《篆學瑣著》中之重刊本。篇首謂:「夫篆刻多誤,皆因六書之未明也。乃敘古今書法於中,末復節採李陽冰以下諸說附焉。」但所敘六書,頗多附會之說,蓋其時文字學不如後來之昌明,時代所限,不能苛責。/之31
真微書屋註:是書共收錄有前輩知書法、璽字、節字、印字、章字、古文大略、籀文大略、小篆大略、隸書大略、孔子書、原六書、繆篆、亥豕字、水字、古印、宋字、抑字、似孫字、武卿字、縣字、仰昂字、鳳朋字、奔麤字(波滑字附)、氣乞字、公私字、木才字、國賢字、晚字(曉字附)、達字、象形印、父甫字、□氏字、墨青印色、不用黃紙、屬字、印章用成語、正謙卦篆二字(並正冰字)、乾字、卯酉字、用印法、古今命字不同、道號、說文、古今書刻、摹印法、印不可偽、印章制度、九疊篆、圖書、圖畫書籍識、進士官銜、臨書八石法、重碑額等計五十四則論文。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31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43

顧湘(翠嵐)/編輯《古今印制》一書。本書概要:一卷。孫光祖原著。原書成於雍正年間,此本為顧湘《篆學瑣著》中之重刊本。此篇論述自秦至明代印章之印制,並略評述明代諸印人,有相當之參考價值。/之3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32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43

顧湘(翠嵐)/編輯《古印考略》一書。本書概要:一卷。夏一駒原著。原書成於清雍正六年,此本為顧湘《篆學瑣著》中之重刊本。專論秦漢印之特徵,其觀察頗為細致。乾隆時,其子夏犀、夏犖曾將其藏印鈐拓為《集古印遺》,此文即附於後。/之3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33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43

顧湘(翠嵐)/編輯《再續三十五舉》一書。本書概要:一卷。桂馥原著。原書成於清乾隆四十五年,此本為顧湘《篆學瑣著》中之重刊本。舉所說摹印條件如元吾子行之數題曰續,志原始也。志其始故不復云一舉二舉也,續其舉故引說無例也。內文約五千四百餘字。/之3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34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43

顧湘(翠嵐)/編輯《印人傳》一書。本書概要:三卷。周亮工原著,卒後由其子在浚繕錄成書。原書成於清康熙十一年,此本為顧湘《篆學瑣著》中之重刊本。共述六十八則,兼附印人姓氏六十一則,似為有待撰寫之目錄。原係記於所輯各家印蛻前之小傳,書中扼要記載了明代中後期至清初之篆刻家事略,間亦闡述了作者的印學見解。/之35
真微書屋註:《印人傳集成》、《篆學叢書》、《明清印人傳》所錄之《印人傳》均較《篆學瑣著》所錄之《印人傳》短少部份內容。其短少部份都為卷一〈書沙門慧壽印譜前〉中「…琴棋劍器…」以後段落、〈書張◎{左禾右犀}恭自用印章前〉全段、〈書文及先印章前〉全段及〈書程穆倩印章前〉中「…不得不變為竟陵也…」以前段落。疑係後人傳鈔遺漏者!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3年之035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頁次   1  2   3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