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477966959959%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1181626982843%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4985837034705%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7996861213948%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018020423975%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9603317339569%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5621340930277%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年代檢索>潘儀增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潘儀增(伯澂)
潘鳳起共有 7 則潘褎五
1845

潘儀增(伯澂).生年不確/潘季彤從孫。字伯澄、伯澂、伯徵。齋堂為小神僊館、小神仙館、秋曉盦。存世有《小神僊館古銅印譜》、《秋曉庵古銅印譜》。/1845±15/之3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5年之036則相同。

1888

黃士陵(牧甫).四十歲/為潘儀增(伯澂)刻〔閩粵世家〕正方白文印。邊款為【伯澂仁兄正之,戊子暮秋,士陵製。】/之9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8年之093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92

黃士陵(牧甫).四十四歲/為潘儀增(伯澂)刻〔秋曉盦〕正方陰陽印。邊款為【黃子久楚江秋曉圖為海內神品,前明項子京天籟閣中物,番禺潘季彤觀察以重直購得之,今歸其從孫,伯澄大兄重加裝潢以之名齋,用示寶貴。光緒壬辰秋八月,黃士陵。】/之7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2年之079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93

黃士陵(牧甫).四十五歲/為潘儀增(伯澂)刻〔潘氏吉金〕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伯澄屬,士陵刻,時癸巳四月。】/之3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3年之038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94

潘儀增(伯澂)/編輯《小神仙館古銅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一冊。潘儀增輯。/之4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4年之047則相同。

1900

潘儀增(伯澂)/撰寫〈《秋曉庵古銅印譜》自序〉一文。本文全長計一八八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二○八字。/之3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0年之038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900

潘儀增(伯澂)/編輯《秋曉庵古銅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十冊。潘儀增輯所藏古璽官私印而成。書口篆書『秋曉庵古銅印譜』七字,每頁印一枚。所錄翻沙偽印者居十之八九。官印計共一百四十餘方,真者不過廿餘。前有黃士陵署面。因所錄印得自看篆樓藏印有二百餘事,又錄程易疇《看篆樓印譜》序。又有潘百齡序及自序/之39
真微書屋註:羅福頤家舊藏此譜後附有《今夕盦古印藏真》二冊,潘氏序云;「所得居氏今夕盦印另編附後,仍其原序,合拓為譜,計古璽官私印共五百事有奇。庚子小陽春上澣…」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0年之039則相同。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