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 | 著 | | |
1789 | 官 | | |
1789 | 亡 | 郭偉績(芸亭).約九十一歲卒/乾隆五十四年欽賜舉人。擅篆刻,與其姪鳳舉俱以治印名一時。師法安丘張卯君,所作溫潤秀雅,無一俗筆;並工書,所交多名士,鄭板橋尤器重之。存世有《松筠桐蔭館印譜》。/1789﹢/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03則相同。 |
| |
1789 | 亡 | 錢世徵(雲樵).約八十歲卒/婁縣太學生。博學,能工篆刻,尤善寫蘭,以蕭竦取韻,以高曠傳神,縱橫宕逸,得鄭思肖、趙孟堅遺意。印作曾被選入於《飛鴻堂印譜》。存世有《含翠軒印存》。/1789﹢/之4
——右印為錢世徵篆刻作品選刊〔性愛閒素〕。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04則相同。 |
| |
1789 | 亡 | 岳高(雨軒)/世業醫,暇輒棲情篆刻,規摹秦漢,偶亦作畫。年近杖國,而視聽不衰,神明湛然,真有谷神之養者。印作曾被選入於《飛鴻堂印譜》。存世有《雨軒小稿》。/1789﹢/之5
——右印為岳高篆刻作品選刊〔放情宇宙之外自足懷抱之中〕。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05則相同。 |
| |
1789 | 譜 | 王游(鏡巖).七十七歲前/編輯自刻印成《四本堂印譜》一書。本書概要:王游生前輯自刻印成此譜。/1789﹣/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06則相同。 |
| |
1789 | 亡 | 俞庭槐(拱三).約八十一歲卒/秉性孤高耿介。幼年博讀古書,作文自出機杼。性嗜六書,見古文、鐘鼎、石鼓等,必手摹心追。究心星命象數之學。工篆刻,白文多宗程穆倩,朱文喜法朱修能,有平穩疏朗之趣;仿刻印章,使人難辨真贗。居常筆耕舌織,雖年逾八十,猶授徒講貫而不少倦。存世有《鞏山印略》。/1789﹢/之7
——右印為俞庭槐篆刻作品選刊〔畏天命大人聖言〕。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07則相同。 |
| |
1789 | 編 | 汪啟淑(秀峰).六十二歲/編輯《安拙窩印寄》一書。本書概要:八冊。汪啟淑輯鑒藏印而成。巾箱墨格鈐印本,印刻詩句居多,頗多佳作。黑粗細格,高四寸九,闊二寸九,每頁一至四印,下註釋文。有魏攀龍序。/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08則相同。 |
| |
1789 | 著 | 汪啟淑(秀峰).六十二歲/編撰《續印人傳》一書。本書概要:又名《飛鴻堂印人傳》。八卷。汪啟淑編。重定本。全書輯錄活動於乾隆時期篆刻家之小傳一二六則,計一二八人。印人作品均曾見於汪氏所輯之《飛鴻堂印譜》中。本書亦名《飛鴻堂印人傳》,後為顧湘收入於《篆學瑣著》,改為《續印人傳》。/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09則相同。 |
| |
1789 | 亡 | 毛紹蘭(佩芳).享年不確/稟承家學,負岸異姿,研究經史,博通藝術。詩宗益都趙秋谷及常熟二馮麗而不雕,濃而不膩,第形貌清古,賦性孤潔,不屑與庸俗子為伍。善摹印,一以秦漢為法,用刀蒼莽,頗自珍貴。印作曾被選入於《飛鴻堂印譜》。存世有《雲樵詩鈔》。/1789﹣/之10
——右印為毛紹蘭篆刻作品選刊〔守愚聖所臧〕。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10則相同。 |
| |
1789 | 亡 | 許鉞(錫範).享年不確/性穎敏,嘗為幕僚。工篆刻,規模雪漁、穆倩、修能諸家,而能自出機杼,脫去作家窠臼。印作曾被選入於《飛鴻堂印譜》。/1789﹢/之11
——右印為許鉞篆刻作品選刊〔無說相思處〕。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11則相同。 |
| |
1789 | 亡 | 懷履中(庸安).約七十歲卒/於岐伯俞跗之旨有夙契,以毉名。性耽吟詠,得儲王神味。游戲丹青,所謂「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兼領其妙素。工六書,明始一終亥之義,善鐵筆,遇風人彥士,鐫贈不吝,否則兼金亦不可得也。年踰古稀而終,著有譜,惜未受之梨棗。印作曾被選入於《飛鴻堂印譜》。/1789﹣/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9年之012則相同。 |
| |
1789 | 論 | | |
1789 | 跋 | | |
1789 | 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