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 | 藏 |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藏中國印譜書目中,本年入藏《漢銅印叢》、《古今印萃》。/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01則相同。 |
| |
1791 | 論 | | |
1791 | 譜 | | |
1791 | 印 | 董洵(小池).五十二歲/為羅聘(兩峰.五十九歲)刻〔衣雲和尚〕長方朱文借邊印。邊款為【辛亥七月,小池仿元人法。】/之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04則相同。 |
|  |
1791 | 印 | 董洵(小池).五十二歲/為羅聘(兩峰.五十九歲)刻〔冰雪之交〕正方朱文印。邊款為【辛亥小陽,小池為兩峰道人仿元人印式,同在京師。】/之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05則相同。 |
|  |
1791 | 文 | | |
1791 | 事 | 鄧石如(完白).四十九歲/春,出都至揚州。包世臣《完白傳》云:「時都中作分篆者,皆宗內閣學士翁方綱,閣學以山人不至其門,乃力詆山人,耳食者和其說,山人頓躓出都。」/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07則相同。 |
| |
1791 | 書 | | |
1791 | 事 | 鄧石如(完白).四十九歲/秋,曹文埴為治裝,致之于兵部尚書兩湖總督畢沅(秋帆)節署作幕賓。/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09則相同。 |
| |
1791 | 印 | 黃易(小松).四十八歲/刻自用印〔漢畫室〕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唐拓漢武梁祠堂畫象,石友汪雪礓物也,余得原石於嘉祥,雪礓欣然以拓本許贈。辛亥正月,其弟鄰初,果踐宿諾,鴻寶忽來,可勝感幸,小松并記。】/之10
真微書屋註:既得拓像,因以顏齋,故此印應為自用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10則相同。 |
|  |
1791 | 印 | 黃易(小松).四十八歲/為洪孟章(建侯)刻〔建侯父〕正方白文印。邊款為【乾隆辛亥八月,為建侯大兄作,易。】/之11
真微書屋註:《西泠八家印選》註:青田石。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11則相同。 |
|  |
1791 | 印 | 巴慰祖(予籍).四十八歲/刻〔恬淡斯能定性〕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恬淡斯能定性。瑤翁先生法正,慰祖刻,辛亥二月。】/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12則相同。 |
|  |
1791 | 事 | 紀止(子基.日)/九月,於圓山在眾多文人雅士面前開始表演,從卯時到申時,連續十二個小時速刻一百零五鈕,鈐印成譜取名為《利其器齋印譜》,卷末將上述五字印和千字文也一併收錄在內。/之1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13則相同。 |
| |
1791 | 譜 | 紀止(子基.日)/編輯自刻印成《利其器齋印譜》一書。本書概要:紀止於寬政三年九月,在圓山眾多文人雅士前表演刻印,從卯時到申時,連續十二個小時速刻一百零五鈕,鈐印成此譜。卷末將少時在三.三毫米四方凍石上鐫刻〔仁義禮智信〕五字印及天明二年在五.六毫米四方印材上鐫刻周興嗣的《千字文》印一併收錄。有村井中漸、六如序。/之14
真微書屋註:按一七九九年另刊有《利其器齋印稿》原鈐本。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14則相同。 |
| |
1791 | 印 | 林霪(雨蒼)/為昌英刻〔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正方朱文印。邊款為【乾隆辛亥夏初,雨蒼為昌英四兄篆。】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15
真微書屋註:華篤安舊藏,後捐贈予上海博物館。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15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