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 | 亡 | 錢泳(梅溪).八十六歲卒/一七五九年生。客畢沅幕中。工書畫篆刻。尤善篆隸,嘗縮臨漢碑、唐刻數十種。然一味妍媚,不求古雅,名雖遠播,終不近古。存世有《履園印選》、《履園叢話》、《履園金石目》。/之1
——右印為錢泳篆刻作品選刊〔養性延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01則相同。 |
| |
1844 | 亡 | 錢杜(叔美).八十一歲卒/一七六四年生。性好游,足跡遍天下。擅畫山水,遠師王蒙,近學文徵明、文伯仁,水墨畫細碎,筆墨板滯不暢,其青綠山水,卻饒具裝飾風味。兼長墨梅,又善人物、花卉。其論畫曰:「胸中先具飛動之意,自然筆勢靈活飛走。」主張畫「以士氣為貴」,「佐以書卷氣,方免俗」。亦工詩文。存世有《松壺畫贅》、《松壺畫憶》。/之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02則相同。 |
| |
1844 | 譜 | | |
1844 | 譜 | | |
1844 | 亡 | 三雲仙嘯(宗孝.日).七十六歲卒/十二月十四日逝世。一七六九年生。沉耽於讀書詩作,篆刻初學葛子琴,繼而私淑高芙蓉,同時亦取法中國漢銅印,及明清流派印章,久之自成一家風範。曾屢次在自己的書齋—仙嘯堂召集印會,後取名為「快哉社」。其趣味廣泛,常與雨霖栗齋等文人結交,亦擅長俳諧和茶道。存世有《快哉心事》、《仙嘯樓印譜》。/之5
——右印為三雲仙嘯篆刻作品選刊〔蟒王之璽〕。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05則相同。 |
| |
1844 | 事 | | |
1844 | 印 | | |
1844 | 印 | 楊澥(龍石).六十四歲/刻〔以所當為盡諸己其不可知聽之天〕十四字長方朱文印。邊款為【甲辰三月,吳江龍石。】/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08則相同。 |
| |
1844 | 印 | 楊澥(龍石).六十四歲後/為汪堯辰(致軒)刻〔成都汪氏堯辰號致軒之章〕長方細朱文印。邊款為【龍石偏枯以後之作。】/1844﹢/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09則相同。 |
| |
1844 | 印 | 趙之琛(次閑).六十四歲/刻〔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正方細白文印。邊款為【甲辰四月廿有五日,次閑仿漢。】/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10則相同。 |
| |
1844 | 印 | 趙之琛(次閑).六十四歲/為馮培元刻〔馮培元印〕正方回讀白文印。邊款為【甲辰暢月,仿漢人印,次閑。】/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11則相同。 |
| |
1844 | 印 | 趙之琛(次閑).六十四歲/為陳翔鴻(岱雲)刻〔鴻〕正方加框白文印。本印與〔岱雲〕正方朱文寬邊印為對印。邊款為【甲辰十二月,次閑。】/之12
真微書屋註:《西泠八家印選》註:青田石。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12則相同。 |
| |
1844 | 印 | 趙之琛(次閑).六十四歲/刻〔靈檀館圖書記〕正方朱文印。邊款為【道光甲辰長至後一日,仿松雪老人意。次閑。】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1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13則相同。 |
| |
1844 | 印 | 趙之琛(次閑).六十四歲/刻〔瞻屺草廬〕長方朱文印。邊款為【道光甲辰二月,次閑。】原印今藏於童衍方。/之1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14則相同。 |
| |
1844 | 印 | 嚴坤(慶田)/刻〔酒氣拂拂從十指出〕正方細朱文印。邊款為【甲辰中元前一日,作於兩江節署,粟夫。】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1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44年之015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