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4 | 生 | 歸昌世(文休).一歲/一六四五年卒。江蘇昆山人,居常熟。歸有光孫子。字文休,號假庵。明諸生。十歲便善作詩,無意於仕途進取,致力古文。工書法,宗晉唐。畫山水,效法倪、黃;尤長畫蘭竹。精篆刻,脫胎於文彭,善變化布局。嘗論印:「刻印必須尋探古人的心靈,方能以神相和。」當時其印藝被評為與文彭、王梧林鼎足而三。/之3
真微書屋註:《書畫篆刻實用辭典》生卒年作一五七三—一六四五年。《中國印學年表(增補本)》生卒年作一五七三—一六四四年。《廣印人傳》載:「順治乙酉卒,年七十二。」推得生卒年為一五七四—一六四五年。茲從後者。
——右印為歸昌世篆刻作品選刊〔三心不可以事一君〕。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574年之003則相同。 |
|  |
1583 | 事 | 歸昌世(文休).約十歲/十歲便善作詩,無意於仕途進取,致力古文。/1583±/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583年之003則相同。 |
| |
1602 | 論 | 歸昌世(文休).約廿九歲/撰寫〈《印旨》小引〉一文,出於程遠《古今印則》。本文全長計三三六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三九八字。/1602±/之2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02年之028則相同。 | 本文下載..☉-3 |
| |
1625 | 印 | 歸昌世(文休).五十二歲/為生生居士刻〔負雅志於高雲〕長方朱文印。邊款為【天啟乙丑立秋後二日,為生生社詞兄作,昌世;;生生居士清賞。】/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25年之008則相同。 |
|  |
1625 | 印 | 歸昌世(文休).五十二歲/刻〔俗人自與我曹疏〕長方朱文印。邊款為【天啟乙丑立秋日,昌世。】/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25年之009則相同。 |
|  |
1625 | 論 | 歸昌世(文休).五十二歲/撰寫〈題《菌閣藏印》〉一文。本文全長計九四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一○七字。/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25年之010則相同。 | 本文下載..☉-3 |
| |
1645 | 亡 | 歸昌世(文休).七十二歲卒/一五七四年生。明諸生。十歲便善作詩,無意於仕途進取,致力古文。工書法,宗晉唐。畫山水,效法倪、黃;尤長畫蘭竹。精篆刻,脫胎於文彭,善變化布局。嘗論印:「刻印必須尋探古人的心靈,方能以神相和。」當時其印藝被評為與文彭、王梧林鼎足而三。存世有《假庵集》、《假庵詩草》。/之3
——右印為歸昌世篆刻作品選刊〔氣煩則慮亂視邕則志滯〕。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645年之003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