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5 | 生 | 錢善揚(几山).一歲/一八○七年卒。秀水(浙江嘉興)人。錢載之孫。字順甫、順父、慎夫,號几山、麂山、屐山、心原。長金石考據,善鑒別。善詩。工書法,神似董其昌。能畫,竹石、花卉傳其祖法,山水也具風韻。與文鼎為同學,嗜好相近,交往甚密,雖常評書論畫,但所作各具個性。治印,得力於秦、漢法,疏密處理脫塵超俗,自辟蹊徑,用刀渾古自然,所作有蒼莽古樸趣,傳世作品不多。/之40
——右印為錢善揚篆刻作品選刊〔張廷濟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5年之040則相同。 |
| |
1803 | 印 | 錢善揚(几山).卅九歲/為張廷濟(叔未.卅六歲)刻〔張叔未〕正方白文印。邊款為【順甫作,癸亥九月。】/之2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3年之029則相同。 |
| |
1804 | 印 | 錢善揚(几山).四十歲/為張廷濟(叔未.卅七歲)刻〔廷濟〕正方白文印。邊款為【甲子仲春,几山篆。】/之3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4年之038則相同。 |
| |
1804 | 印 | 錢善揚(几山).四十歲/刻〔閑中好〕正方白文印。邊款為【甲子夏六月,順父。】/之3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4年之039則相同。 |
| |
1805 | 主 | 張燕昌(芑堂).六十八歲/為錢善揚(几山.四十一歲)刻〔心原〕長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乙丑秋日,為几山大兄 作,燕昌。】/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5年之007則相同。 |
| |
1805 | 印 | 錢善揚(几山).四十一歲/為徐同柏(籀莊.卅一歲)刻〔籀莊〕正方加框朱文印。邊款為【順父作,乙丑初冬。】/之3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5年之036則相同。 |
| |
1805 | 印 | 錢善揚(几山).四十一歲/為文鼎(後山.四十歲)刻〔學匡之符〕正方朱文印。邊款為【乙丑四月十八日,為後山二兄作,順甫。】/之3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5年之037則相同。 |
| |
1806 | 印 | 錢善揚(几山).四十二歲/刻〔逍遙游〕扁方白文印。邊款為【丙寅上巳作,順父。】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6年之009則相同。 |
| |
1807 | 印 | 錢善揚(几山).四十三歲/刻自用印〔白圭三復〕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同蒙老法。蒙老所製白圭三復四字印,後遺落吳門鬻古者手,余出一貫錢買歸,今蒙老沒焉,暇日出看,不勝今昔之感,漫仿一印,爰誌數言,捉刀刻此,慨息隨之,嘉慶丁卯七月,錢善揚。】/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7年之009則相同。 |
| |
1807 | 印 | 錢善揚(几山).四十三歲前/為文鼎(後山.四十二歲前)刻〔鼎〕長方白文印。邊款為【順父摹古;;錢順甫兄,名善揚,號几山,長余一歲。自乾隆戊戌、庚子間,同受業於孟仔齋夫子,遂相往還,論書讀畫,交情漸篤。不意几山於嘉慶丁卯春歸道山,余得几山手作名印僅二方,每一取用,如對故人。余今年六十又六矣,別几山已二十五年,光陰洵速,感慨係之。因跋諸印側,傳之子孫,使知保而不失焉。道光十一年辛卯八月二十又四日,文鼎坐三斗鋗齋勒。】/1807﹣/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7年之010則相同。 |
| |
1807 | 亡 | 錢善揚(几山).四十三歲卒/一七六五年生。長金石考據,善鑒別。善詩。工書法,神似董其昌。能畫,竹石、花卉傳其祖法,山水也具風韻。與文鼎為同學,嗜好相近,交往甚密,雖常評書論畫,但所作各具個性。治印,得力於秦、漢法,疏密處理脫塵超俗,自辟蹊徑,用刀渾古自然,所作有蒼莽古樸趣,傳世作品不多。存世有《几山吟稿》。/之11
——右印為錢善揚篆刻作品選刊〔徐大椿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07年之011則相同。 |
| |
1816 | 主 | 文鼎(後山).五十一歲/為錢善揚(几山.五十二歲)刻〔讀書秋樹根〕正方朱文印。邊款為【讀書秋樹根。杜工部句。丙子夏五,屐山五兄屬,文鼎勒。】原印今藏於香港藝術館,青田石。/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6年之011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