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稷辰(滌甫).一歲/一八六七年卒。會稽(浙江紹興)人。趙之謙之師。字滌甫、迪甫。齋堂為滌樓、躬恥齋。道光舉人,連上春宮不第,主虎溪濂溪講席。早年任官在外,較少歸鄉。咸豐二年補山東道監察御史,後乞病歸會稽故里。後假滿還京補官湖廣、山西等地,官至山東省運河道。其為學探之六經、證之儒先、驗之身心,不自炫暴,表裡設誠,合王、劉之學而一之,為越學大儒。/之3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1年之037則相同。
宗稷辰(滌甫).六十二歲/補山東道監察御史,後乞病歸會稽故里。/之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04則相同。
趙之謙(撝叔).廿四歲/為宗稷辰(滌甫.六十二歲)刻〔躬恥〕長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滌甫夫子大人正,壬子四月,受業趙之謙切。】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象牙印。/之4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2年之042則相同。
宗稷辰(滌甫).七十七歲卒/一七九一年生。道光舉人,連上春宮不第,主虎溪濂溪講席。早年任官在外,較少歸鄉。咸豐二年補山東道監察御史,後乞病歸會稽故里。後假滿還京補官湖廣、山西等地,官至山東省運河道。其為學探之六經、證之儒先、驗之身心,不自炫暴,表裡設誠,合王、劉之學而一之,為越學大儒。存世有《四書體味錄》、《躬恥齋集》。/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7年之003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