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 | 生 | 黃賓虹(質).一歲/陰曆正月初一日生。一九五五年卒。安徽歙縣人,生於浙江金華。單名黃質,字樸存、樸岑、樸人、樸丞,別署予向、虹廬、虹叟,中年更號賓虹、賓谼。齋堂為虹廬、冰上鴻飛館、濱虹草堂。擅畫山水,師法傳統,并注重寫生。晚年畫風蒼渾華滋,風韻益著。長期研究中國繪畫史論,著作甚豐。西泠印社早期社員。存世有《黃山畫家源流考》、《濱虹草堂藏古璽印》、《中國畫學史大綱》、《黃賓虹畫語錄》、《古畫微》、《虹廬畫談》。/之7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5年之074則相同。 |
|  |
1869 | 事 | | |
1875 | 事 | 黃賓虹(質).十一歲/從師倪逸甫學畫、篆刻,不久即能臨仿鄧石如印十多方。/之5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5年之051則相同。 |
| |
1886 | 事 | 黃賓虹(質).廿二歲/居揚州餘暇,從師鄭珊、陳若木學繪畫。於當地藏家見名印譜,時臨仿吳熙載印甚多。/之6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6年之062則相同。 |
| |
1886 | 試 | 黃賓虹(質).廿二歲/補廩貢生,同年去揚州,為兩淮鹽運使署錄事。/之6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6年之063則相同。 |
| |
1894 | 主 | 趙穆(穆父).五十歲/為黃賓虹(質.三十歲)刻〔黃質之印〕正方白文印。邊款為【趙仲穆為樸丞仁兄作,甲午三月。】/之4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4年之043則相同。 |
|  |
1901 | 編 | 黃賓虹(質).卅七歲/編輯《濱虹集古鉥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四冊。黃賓虹輯所藏古璽印而成。每葉印一枚。有黃質自敘一則。/之4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1年之042則相同。 |
| |
1906 | 事 | 黃賓虹(質).四十二歲/於歙縣新安中學任國文教員,與陳去病等人,以紀念黃宗羲成立「黃社」。/之3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6年之031則相同。 |
| |
1907 | 事 | 黃賓虹(質).四十三歲/為同盟會籌款,經人告密,逃到上海。/之2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7年之021則相同。 |
| |
1907 | 編 | 黃賓虹(質).四十三歲/編輯《濱虹藏印》一書。本書概要:黃賓虹輯所藏古璽印而成。/之2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7年之022則相同。 |
| |
1909 | 事 | 黃賓虹(質).四十五歲後/協助鄧實、黃節等人編輯《政藝通論》、《國粹學報》、《國粹叢書》等。/1909﹢2 /之5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9年之057則相同。 |
| |
1909 | 事 | 黃賓虹(質).四十五歲後/經常參加吳昌碩主持的「海上題襟館」(又稱「題襟館金石書畫研究會」)的活動。/1909﹢2 /之5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9年之058則相同。 |
| |
1909 | 號 | 黃賓虹(質).四十五歲/更字為「賓虹」,因歙縣潭渡村有一濱虹亭之故。/之5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9年之059則相同。 |
| |
1910 | 編 | 黃賓虹(質).約四十六歲/編輯《濱虹集古印存》一書。本書概要:四冊。黃賓虹輯所藏古璽印而成。羅福頤《印譜考》載:「黃質鑒藏,首有自序、題詞,每葉印一枚。」《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此譜云:「不分卷.黃質藏印.宣統鈐印四冊本」。/1910±1 /之6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10年之066則相同。 |
| |
1911 | 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