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 | 生 | 李尹桑(茗柯).一歲/十二月十六日生。一九四五年卒。原籍江蘇吳縣,後家廣東番禺。隨黃士陵游。字茗柯、酩柯、榠柯、師實,號壺父、璽齋、鉥齋、秦齋、若虛、朱華。齋堂為綠雲軒、大同石佛龕、異鉤室、宣靈館、雙清閤、長生安樂之室。工書法,臨摹秦、漢諸碑,饒有金石氣。畫以花卉見長。刻印為黃士陵高足,精治小璽,印文方折硬挺,用刀生辣犀利,布局謹嚴穩重中多變化,作品載譽嶺南。與黃賓虹、易大庵、鄧爾疋交善。晚年除嘗為小吏外,均以鬻印為生,印之流佈嶺海及省外者至夥。存世有《大同石佛龕印稿》、《李璽齋先生印存》、《異鉤室璽印集存》、《戊寅印稿》…。/之88
真微書屋註:《李尹桑印存》馬國權序中,載其生日為一八八二年農曆十一月初六日,卒於一九四三年農曆十二月初四日。又,《廣東印人傳》中載李氏生卒年為一八八○—一九四五年。又,《近代印人傳》載其生日為一八八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卒於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茲從後者。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82年之088則相同。 |
|  |
1895 | 主 | 黃士陵(牧甫).四十七歲/為李尹桑(茗柯.十四歲)刻〔七郎〕雜形朱文寬邊印。邊款為【牧甫愜心之作,乙未三月。】/之62
真微書屋註:一九九八年三月,真微書屋手拓黃牧甫印章百餘方,此其一也。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5年之062則相同。 |
|  |
1897 | 主 | 黃士陵(牧甫).四十九歲/為李尹桑(茗柯.十六歲)刻〔師實〕正方白文印。邊款為【此頗得漢印氣味,茗柯七兄珍之,丁酉八月,士陵。】/之4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7年之046則相同。 |
|  |
1897 | 主 | 黃士陵(牧甫).四十九歲/為李尹桑(茗柯.十六歲)刻〔師實長壽〕正方白文印。邊款為【丁酉秋七月,刻應茗柯七兄,黃士陵。】/之7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7年之072則相同。 |
|  |
1897 | 主 | 黃士陵(牧甫).約四十九歲/為李尹桑(茗柯.約十六歲)刻〔酩柯〕正方朱文印。邊款為【牧甫。】/1897±/之7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7年之073則相同。 |
|  |
1898 | 主 | 黃士陵(牧甫).五十歲/為李尹桑(茗柯.十七歲)刻〔茗柯金石文字〕正方朱文印。邊款為【戊戌夏四月,茗柯七兄屬,士陵。】/之5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8年之056則相同。 |
|  |
1899 | 主 | 黃士陵(牧甫).五十一歲/為李尹桑(茗柯.十八歲)刻〔李師實之印章〕正方白文印。邊款為【牧甫為茗柯作,己亥八月。】/之5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9年之055則相同。 |
|  |
1899 | 主 | 黃士陵(牧甫).五十一歲/為李尹桑(茗柯.十八歲)刻〔隴西〕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略參祀三公山碑意,牧甫為朱華作,己亥正月。】/之5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9年之056則相同。 |
|  |
1901 | 主 | 黃士陵(牧甫).五十三歲後/為李尹桑(茗柯.二十歲後)刻〔二十以後所作〕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牧甫。】/1901﹢/之2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901年之027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