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 | 印 | |  |
1861 | 試 | | |
1861 | 試 | | |
1861 | 亡 | 解社(社團).約八歲卒/在南屏淨慈寺,為靈芝寺僧蓮衣、淨慈寺僧以能與李節貽、錢叔蓋等所創,咸豐庚辛之亂,寺與社皆燬於火也。/1861±/之6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64則相同。 |
| |
1861 | 生 | 陳宗烈(壽伯).生年不確/福建侯官人。字壽伯、受百,號鈍鐵生。/1861±15/之65
——右印為陳宗烈篆刻作品選刊〔序文〕。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65則相同。 |
|  |
1861 | 生 | 曾熙(嗣元).一歲/一九三○年卒。湖南衡陽人。初字嗣元、嗣園、似園,更字子緝,號農髯。光緒二十九年進士,曾主講石鼓書院。中年後在上海賣字。書法蒼勁遒逸,大抵淵源於《瘞鶴銘》、《張黑女》兩碑,頗能自開面目,清道人李瑞清劇賞之,并與之齊名,人稱「曾李」。/之6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66則相同。 |
| |
1861 | 生 | 端方(午橋).一歲/一九一一年卒。浭陽人。字午橋,號陶齋、匋齋。齋堂為逸休堂。姓拖忒克氏,滿州正白旗。本漢人,姓陶,號陶齋。官兩江總督。從政之餘,收置彝器瑰物絹素舊蹟頗豐富。尤工書法。偶寫山水小景,雖非專家,亦饒雅緻。武漢起義,因民憤極大,為群眾殺於軍中。/之6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67則相同。 |
|  |
1861 | 生 | 蘇展驥(梓敬).約生於本年/廣東三水人。字梓敬,號筆虎,又號不俯翁。齋堂為文印樓。生於清咸豐末葉,卒於光緒晚期。擅長書法,楷行均厚健,尤癖於八分。於篆刻之學,致力獨勤,搜羅排比,曾手自黏貼《文印樓印存》四種,六七冊。刻印以巧見勝,得意者頗見其刀法之美,失者則微傷於薄。/1861±/之68
真微書屋註:按《中國印學年表(增補本)》、《中國古代印譜八百年集成》載:蘇展驥(不俯)於一八三二年輯《秦漢銅印撮集》四冊。與《廣東印人傳》所載蘇氏「生於清咸豐末葉(約一八六一年),卒於光緒晚期(約一九○八年)」,有時間上之出入?茲從後者。
——右印為蘇展驥篆刻作品選刊〔前忠烈公裔孫後忠烈公嗣子〕。/印縮56.2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68則相同。 |
|  |
1861 | 生 | 馬家桐(景韓).生年不確/天津人。字景韓。齋堂為皕印廬。工山水、花卉,臨摹古蹟,尤能亂真。嗜藏印章。存世有《皕印廬印存》。/1861±15/之6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69則相同。 |
| |
1861 | 生 | 于碩(嘯仙).一歲/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字嘯仙、嘯軒。工書、畫,近王小某,善鐫刻,能於寬三公分許之象牙扇骨上,刻小行楷三四十行,細若蠅鬚,非顯微鏡不能晰,神乎技矣。其贈端方象牙插屏方廣三寸,上刻〈離騷〉全部。民初曾在天津及北京為人刻竹。/之70
——右印為于碩篆刻作品選刊〔眠雲跂石人〕。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70則相同。 |
|  |
1861 | 生 | | |
1861 | 生 | 加藤有年(日).一歲/一九一五年卒。名古屋人。精篆刻,幼即見賞於富岡永年,復見知於圓山大迂,尤喜收藏法書、名畫。/之7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72則相同。 |
| |
1861 | 生 | 姚紀(伯綱).生年不確/字伯綱。能刻印,與陳衡恪交善。/1861±15/之73
——右印為姚紀篆刻作品選刊〔能亦醜〕。本印重見於1909年所刻。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73則相同。 |
|  |
1861 | 生 | 俞旦(伯惠).一歲/婺原人,後籍廣東。字伯惠,號騃道人、騃人、寄齋、寄盦、寄庵、從衡、星江。齋堂為秦瓦漢專之室、靜娛齋、清蔭堂。與黃牧甫交善,黃牧甫為其刻印頗多。/之74
真微書屋註:按《黃牧甫印存手稿》十三冊本中有〔辛酉〕一印,且該冊皆屬黃牧甫為俞旦所刻,此紀年辛酉如屬刻印之年,則在一八六一年,此時黃牧甫僅十三歲,不盡合理!疑此辛酉或即是俞旦之生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74則相同。 |
| |
1861 | 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