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 | 生 | 朱士林(半亭).生年不確/歸安(浙江湖州)人。字半亭,號小莊,早歲自字貞木,別號天悲道人,晚號壺公,或曰壺厂、壺道人。齋堂為漢馬別館。官廣東道員。尚氣節,能文章,以才不竟用,遂絕意仕進,比年自刻〔辛亥逸民〕印以見志,鐵書不規規於古人,而神與古會,直入秦漢之室,邊款或篆隸,或行草,有運刀如筆之妙,以識者鮮不肯為它人刻。西泠吳遯盦索其自刻者,捺而存之有《漢馬別印存》。存世有《漢馬別館印留》。/1864±15/之91
——右印為朱士林篆刻作品選刊〔舊麻昀亡日□□〕。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4年之091則相同。 |
|  |
1864 | 生 | 秋山純(碧城.日).一歲/一九五四年卒。徐三庚弟子。名純,字儉為,號探淵,亦號白岩、白巖、碧城。在中國從徐三庚學習書法篆刻多年,歸國時徐還曾手書一文憑交付,堪稱中國史上發給留學生的第一張書法篆刻文憑。歸日時,還攜帶大量徐三庚、蒲華書作及碑版法帖,廣泛地影響日本的書法篆刻風氣。/之9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4年之092則相同。 |
| |
1864 | 生 | 季厚燾(瀛山).一歲/一九四八年卒。江陰人。字瀛山。善山水,精鑒賞,富收藏金石書畫,工治印。/之9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4年之093則相同。 |
| |
1864 | 生 | | |
1864 | 生 | 陶邵學(子政).一歲/一九○八年卒。廣東番禺人。字子政、希源。光緒己丑恩科舉人,甲午年成進士,官至內閣中書。曾主講肇慶端溪書院。戊戌後變法興學,遂為肇慶中學監督。素工書法,學米南宮,亦喜董香光,渾厚瀟灑,無攲斜之弊。/之9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4年之095則相同。 |
| |
1864 | 生 | 鄒安(適廬).一歲/一九四○年卒。浙江杭縣人。字壽祺、景叔,號適廬、雙玉主人。齋堂為雙王璽齋、雙王鉥齋。博覽古器,考訂精詳。善書法,寫金文極為古拙。嘗得徐荊二王鉥,因以「雙王璽」名齋。存世有《鄒壽祺藏玉璽》、《廣倉學宭專錄》。/之96
——右印為鄒安篆刻作品選刊〔秉乾之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4年之096則相同。 |
|  |
1864 | 生 | 歐陽耘(務耘).一歲/字務耘、務芸,號三神山游客、寅齋、朱沙硯主。齋堂為金壽室、寶彝齋。/之97
真微書屋註:按黃士陵曾為其刻〔生于甲子〕一印,推其生年為一八六四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4年之097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