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6.5418090344335%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64102600170927%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9.3409551766401%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2949703450758%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14309317196242%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7315252984334%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30467050903817%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年代檢索>1767年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公元1767年
清高宗.乾隆卅二年.丁亥.強圉大淵獻.日本明和四年
1766共有 26 則1768
頁次   1  2  
1767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藏中國印譜書目中,本年入藏《飛鴻堂印譜》三集。/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01則相同。

1767

聶際茂(松巖).約六十九歲/編輯自刻印成《保陽篆草》一書。本書概要:六冊。聶際茂輯自刻印成此譜。為白紙剪貼本。其每頁數印不等。有張鳳生手寫序文墨跡。/之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02則相同。

1767

小島終南(淨壽.日).五十七歲/春,移居黃檗山聖林院,勸人信佛行善,得到廣泛的信仰者。/之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03則相同。

1767

小島終南(淨壽.日).五十七歲卒/八月廿二日逝世。一七一一年生。善於書法、篆刻,並向服部南郭、大潮學習詩詞。與高芙蓉也有親密交住,其印具都刻有淨壽的銘文。住洛東神光、神恩二院,同岡崎的親友一雨庵主悟心一起結庵修行。存世有《介石遺稿》、與悟心篆刻合鈐《終南悟心印譜》。/之4 ——右印為小島終南篆刻作品選刊〔介石菴南山人〕。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04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67

杜世柏(葭軒)/編輯自刻印成《杜氏世略印宗》一書。本書概要:二卷。杜世柏輯自刻印成此譜。/之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05則相同。

1767

莊有恭(滋圃).五十五歲卒/一七一三年生。乾隆四年廷試第一,授修撰,累官江蘇、福建巡撫。書法圓勁,出入顏真卿、趙孟頫之間。在禁林日,數以詩文書法被獎賞。高宗幸嘉興之煙雨樓,特詔至行營,給札聯句,詩成書以勒石,群臣莫及。卒年五十五。/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06則相同。

1767

里東白(修里.日).五十三歲/編輯自刻印成《唐詩印譜》一書。本書概要:里東白輯自刻印而成。/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07則相同。

1767

釋明中(大恆).五十一歲前/乾隆丁亥,退院。/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08則相同。

1767

釋明中(大恆).約五十一歲卒/幼薙髮於嘉興楞嚴寺,晚年主杭州聖因寺、淨慈寺。乾隆南巡賜紫衣三次。性好畫,嘗謂結習未能除。寄意篆刻,畫山水得黃公望之縝密、倪瓚之疏秀。兼善寫生,亦工寫照。尤長於詩,與厲鶚、杭世駿、丁敬等結吟社。存世有《烎虛詩鈔》。/1767﹢/之9 ——右印為釋明中篆刻作品選刊〔天涯何處無芳草〕。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09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67

汪啟淑(秀峰).四十歲/撰寫〈《退齋印類》凡例〉一文。本文全長計六九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七九字。/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10則相同。

本文下載..-3
1767

丁佺(松老).約卅八歲/為徐堂(紀南)刻〔藉豁古堂圖書〕正方朱文印。邊款為【紀南徐君,顏所居堂曰藉豁,蓋取杜甫簡吳郎司法句,案甫題江外艸堂曰:敞豁當□□□□□曰開襟豁堂,豁其自道,則披豁對吾真,人生意氣豁。史稱甫性放曠,好論大事,挺節無所污,即豁如之謂矣,君以磊落之才,襟度所習,復有取乎,是吾得仍移甫句似君曰:神傾意豁真涯士。君以為何如?丁亥春,紀南六兄命予篆此石,因以王丈茨簷跋語,并刻其上,庶使覽者有以見吾六兄之襟期也,松老弟丁佺記事。】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11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67

嚴誠(力闇).卅六歲卒/一七三二年生。工詩文,山水得大癡法,隸及篆刻皆古致秀勁,晚年摹鈍丁能亂真,但不輕為人作。印作曾被選入於《飛鴻堂印譜》。存世有《小清涼室遺稿》。/之12 ——右印為嚴誠篆刻作品選刊〔安本分〕。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12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67

張燕昌(芑堂).三十歲/編輯自刻印成《芑堂刻印》一書。本書概要:又名《芑堂印譜》、《芑堂印存》。一冊。張燕昌以自刻印輯成。/之13
真微書屋註:按《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此譜云:「海鹽張燕昌芑堂刻印.嘉慶鈐印本」。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13則相同。

1767

楊瑞雲(麗卿).約廿一歲卒/好學,通聲律,愛詩文。能畫,皴染合法度。書法宗唐,娟娟秀挺,多逸致。時與汪啟淑同校六書,故亦工篆刻,所作秀潤娟靜,楚楚可觀。卒年二十一歲。/1767±2 /之14 ——右印為楊瑞雲篆刻作品選刊〔燕寢凝香有佳思〕。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14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767

三井之孝(日).九歲/編輯自刻印成《遊哉館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三井之孝輯自刻印而成。/之1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7年之015則相同。

頁次   1  2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