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 | 亡 | 郎世寧.七十九歲卒/一六八八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士來中國傳教,由於能畫并精通建築學,即被聘為宮廷畫家,曾參與增修圓明園建築工事。擅畫肖像、走獸、花果、翎毛、尤善畫馬。所作大多以西畫法入絹紙,略參中法,以寫實為工,專注形似。頗得皇家青睞。/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01則相同。 |
| |
1766 | 事 | 周春(芚兮)/夏,遇江右張真人入覲,得觀陽平治都功印。遂作詩云:「相傳卞玉剖荊山,光怪熊熊照座寒,曾入雲煙過眼錄,果然竟被草窗看。」/之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02則相同。 |
| |
1766 | 論 | | |
1766 | 著 | | |
1766 | 編 | 汪啟淑(秀峰).卅九歲/編輯《古銅印叢》一書。由汪啟淑刊行。本書概要:四卷四冊。汪啟淑藏印。花格鈐印本,每頁二至三印,旁註鈕式,本譜實為《漢銅印叢》之下篇,收錄印章之時代與其有所銜接。有鄭鴻撰序。/之5
真微書屋註:《藝文叢輯—第五輯》第四十一頁〈印癖先生汪啟淑〉一文提及此譜:四卷,花格鈐印本,每頁二至三印,旁註鈕式,本譜實《漢銅印叢》之下篇,收錄印章之時代與其有所銜接。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05則相同。 |
| |
1766 | 試 | 朱琰(笠亭)/乾隆丙戌進士,出江右裘文達公之門,文名藉甚。歷主金華吳江諸書院。/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06則相同。 |
| |
1766 | 試 | | |
1766 | 印 | 張燕昌(芑堂).廿九歲/為陸肇烈刻〔金石契〕正方白文印。邊款為【丙戌秋七月日,余歸自濟寧,與肇烈陸君同舟,舟旋累日,契甚,因出石屬篆,心諾之而未有以應也。望日度江,喜風日清美,對紫金浮玉,落墨鼓刀。噫,世無坡仙,誰復識滕元發其人一邪,張燕昌記事。】/之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08則相同。 |
| |
1766 | 印 | | |
1766 | 譜 | 楊汝諧(柳汀)/編輯自刻印成《崇雅堂印賞》一書。本書概要:《崇雅堂印賞》重輯本。楊汝諧輯自刻印成此譜。原譜於乾隆廿六年初刊,二卷四冊。/1766±/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10則相同。 |
| |
1766 | 譜 | 楊汝諧(柳汀)/編輯自刻印成《崇雅堂印賞》一書。本書概要:四冊。楊汝諧輯自刻佳句雋語閒章印成此譜。譜為益田香遠舊藏,中有紙條別記曰:「此譜有二種,一者載楊汝諧自用品數枚…;一者不載楊氏自用印,載佳語雋句印,即是也。紙品精良,印色鮮明,最為善本,宜珍愛也。」/1766±/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11則相同。 |
| |
1766 | 親 | 黎簡(二樵).二十歲/與梁雪(飛素)結婚,伉儷甚篤,建閣曰「藥煙」,日與妻相依於藥爐茶灶中。/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12則相同。 |
| |
1766 | 事 | | |
1766 | 生 | 文鼎(後山).一歲/一八五二年卒。秀水(浙江嘉興)人。字學匡,號後山、後翁。齋堂為停雪舊築、五字不損本室。平生未官。善鑒別,儲藏的金石、書畫多為精品。書法和山水畫師法文徵明。精刻竹,所作皆親自書、畫。刻印不落陳套,嚴謹平穩,風貌雅秀;印款常見者為楷書,娟秀動人。錢善揚為其至交同學。/之14
——右印為文鼎篆刻作品選刊〔向榴私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14則相同。 |
| |
1766 | 生 | 錢以發(含貞).一歲/一八三五年卒。浙江海鹽人。字含貞,一作含章,號寄坤。善辨研材及書畫金石文字,兼工摹印。/之15
——右印為錢以發篆刻作品選刊〔來燕樓〕。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15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