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9 | 生 | 黃景仁(仲則).一歲/一七八三年卒。武進(江蘇常州)人。黃庭堅後裔。字漢鏞、仲則,號西蠡,又自號鹿菲子。齋堂為兩當軒。諸生,授縣丞,未補官而卒。幼孤家貧,得母教授,致力古文詩詞,弱冠名噪鄉里。遍歷九華、匡廬、彭蠡、洞庭之勝。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憤世嫉俗之情懷。工書,行楷在蘇軾、黃庭堅之間,分隸極古質。能畫,善山水。擅長治印,取諸家之長,印風蒼秀,很有功力。/之17
——右印為黃景仁篆刻作品選刊〔學不了〕。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49年之017則相同。 |
|  |
1752 | 親 | 黃景仁(仲則).四歲/四歲而孤,家徒壁立,母課之書,能刻苦力學,不沾沾帖括。/之2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2年之021則相同。 |
| |
1757 | 試 | 黃景仁(仲則).九歲/九歲應學使者試,寓江陰小樓,臨期猶蒙被臥,同試者趣之,起曰:「頃得『江頭一夜雨,樓上五更寒』句,欲足成之,毋相擾也。」其恬澹之概如此。/之2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57年之023則相同。 |
| |
1766 | 事 | 黃景仁(仲則).十八歲/能摹仿漢魏樂府為詩,與洪亮吉為知己朋友。/之1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66年之013則相同。 |
| |
1771 | 官 | 黃景仁(仲則).廿三歲/安徽學政朱筠(竹君)延請入幕。/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1年之011則相同。 |
| |
1775 | 事 | | |
1776 | 事 | 黃景仁(仲則).廿八歲/受畢沅邀請,到西安,給於後貲。/之2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6年之025則相同。 |
| |
1776 | 官 | 黃景仁(仲則).廿八歲/乾隆東巡狩,獻賦蒙賜宮綺二端,得校錄四庫館,遂留都門,時與朱竹君、翁覃溪兩學士唱和。/之2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76年之026則相同。 |
| |
1782 | 印 | 黃景仁(仲則).卅四歲/刻〔笥河府君遺藏書畫〕長方朱文印。邊款為【壬寅夏季,景仁謹作於樹花吟舫之偏。】原印今藏於上海朵雲軒。/之3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2年之031則相同。 |
|  |
1783 | 譜 | 黃景仁(仲則).卅五歲前/編輯自刻印成《西蠡印稿》一書。本書概要:成書年未詳。清黃景仁生前嘗輯自刻印成此譜。/1783﹣/之2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3年之028則相同。 |
| |
1783 | 亡 | 黃景仁(仲則).卅五歲卒/一七四九年生。諸生,授縣丞,未補官而卒。幼孤家貧,得母教授,致力古文詩詞,弱冠名噪鄉里。遍歷九華、匡廬、彭蠡、洞庭之勝。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憤世嫉俗之情懷。工書,行楷在蘇軾、黃庭堅之間,分隸極古質。能畫,善山水。擅長治印,取諸家之長,印風蒼秀,很有功力。存世有《兩當軒詩集》、《悔存詞》、《西蠡印稿》、《浮湘賦》、《鹿菲子詩鈔》。/之29
——右印為黃景仁篆刻作品選刊〔西蠡病漁〕。/印縮56.2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83年之029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