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4 | 印 | 周芬(蘭坡).七十八歲前/刻〔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華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一百一十七字長方白文印。邊款為【甲寅春王二日,錢江醒心子周芬篆;;春夜宴桃李園序。此序為春園夜宴而作,不惟描寫當時奇艷光景,即用字句,可見錦心繡腸。今有武林周子,識辨飛戈,學深舞劍,錄成此章,令人深羨,乃銕筆之津梁耳,願公同好,後學雨澍識。】/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01則相同。 |
|  |
1794 | 亡 | 周芬(蘭坡).約七十八歲卒/幼喜讀書,無名師指點,旋即學篆刻。後於汪啟淑處得見前賢印譜數百種,臨摹揣習,技乃大進,卓然成家。其印作白文多宗兩漢,朱文喜法宋、元,運刀穩健,韻致蒼老。善製印鈕,極盡巧思。工裝裱,製錦匣、冊頁能日久平正。又擅鐫硯銘。卒年七十有八。/1794﹢/之2
——右印為周芬篆刻作品選刊〔不為俗情所染方能說法度人〕。/印縮31.2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02則相同。 |
|  |
1794 | 亡 | 都賀庭鐘(公聲.日).七十七歲卒/一七一八年生。篆刻師承蒙所,顯示出較強的裝飾趣味。曾對《康熙字典》進行了校刊。向香川修庵學醫之餘,熱衷於流行的中國白話小說,並用日語改編了數十本,用近路行者的筆名發表。為此,享有「小說家學者」的美稱,被譽為「讀本作家」的鼻祖。存世有《全唐名譜》、《漢季章譜》。/之3
——右印為都賀庭鐘篆刻作品選刊〔恭儉文雅〕。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03則相同。 |
|  |
1794 | 亡 | 甘源(道淵).七十七歲卒/一七一八年生。性喜讀書,恂恂儒雅,以騎射為苦,然慷爽有志節,善詩古文詞,工行草書,與劉海峰、廌青山人、李鍇、陳石閭、鐵冶亭諸君唱和,興至輒寫山水以自娛,餘力摹刻秦漢印,然頗自貴惜,非其人不輕與。印作曾被選入於《飛鴻堂印譜》。存世有《長江萬里集》、《西域集》。/之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04則相同。 |
| |
1794 | 亡 | 濱村藏六初世(茂喬.日).六十歲卒/十一月四日逝世。一七三五年生。久慕高芙蓉,遂進京拜師學藝。為人質樸,善與人交。篆刻能謹守師法,布局規矩嚴整,深得其師刀法之蘊奧,鋒刃含蓄,運刀中略藏筆意。尤其是仿鑄印一路,更為突出。並能製作龜鈕、鑄銅印,成為其家傳的技藝之一。濱村家族世代襲用藏六的名字,直至明治時代。/之5
——右印為濱村藏六初世篆刻作品選刊〔中村連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05則相同。 |
|  |
1794 | 印 | 張燕昌(芑堂).五十七歲/為柞溪刻〔聽碧處〕正方朱文印。邊款為【甲寅秋日,為柞溪先生作,燕昌。】/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06則相同。 |
|  |
1794 | 亡 | 潘恭壽(蓮巢).五十四歲卒/一七四一年生。山水舊無師承,王蓬心以「宿雨初收,曉煙未泮」八字真言授之,復取古蹟證之,其畫日進。能詩,故畫多含詩意。兼寫生,濯濯如倚風凝露。善人物仕女,嘗虔寫佛像。晚歲喜刻印章。年五十四卒。/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07則相同。 |
| |
1794 | 印 | 蔣仁(山堂).五十二歲/為邵書稼(染香)刻〔書稼〕正方朱文印。邊款為【邵四右菴之子書稼,英年汲古,為作名印。甲寅收鐙日,吉羅居士。】/之8
真微書屋註:《西泠八家印選》註:青田石。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08則相同。 |
|  |
1794 | 事 | | |
1794 | 事 | 鄧石如(完白).五十二歲/築家于故里白麟阪老屋之側,築室名為「鐵硯山房」,並親書扁額置於門首。/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10則相同。 |
| |
1794 | 文 | | |
1794 | 書 | | |
1794 | 文 | | |
1794 | 印 | |  |
1794 | 印 | 黃易(小松).五十一歲/為洪孟章(建侯)刻〔洪氏孟章〕正方朱文印。邊款為【乾隆甲寅,黃易為建侯大兄製。】/之15
真微書屋註:《西泠八家印選》註:青田石。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94年之015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