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 | 亡 | 吳騫(槎客).八十一歲卒/一七三三年生。仁和貢生。世居海甯小桐溪,築拜經樓,貯書甲於一邑。有《論印絕句》一卷,自序云:「予少有印癖,偶讀前輩沈房仲、厲太鴻諸公論印絕句,適然有會,於中間亦效顰云。」存世有《拜經樓詩詞集》、《詩話藏書記》、《陽羨名陶錄輯》、《拜經樓叢書》、《論印絕句》。/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3年之001則相同。 |
| |
1813 | 印 | 梁肯堂(溝亭).約八十歲/刻〔雲無心以出岫〕圓形朱文印。邊款為【乾隆乙未購得池上篇印冊一又印譜一,惜不著作者姓氏,隨為妄人攜去。猶記冊內有圓印一方,文曰雲無心以出岫,其篆法、刀法俱嫵媚可人而能依稀想像。今得此石,以其規式相稱,因懸擬撫此,即以贈榮山表侄,方之前人,真東施捧心也。嘉慶癸酉十月朔,構亭作於雲夢官署併識。】/之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3年之002則相同。 |
|  |
1813 | 事 | | |
1813 | 譜 | 趙錫綬(竹亭)/編輯《印香閣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八冊。趙錫綬輯自己及友、子六家刻印而成。首載序文三十二頁及自用姓名堂號印,二冊載「法古篆文」,三冊載「鐵筆生花」,四冊載「關聖帝君謨訓」,五冊載「五柳先生傳」,六冊載「自歲紀年」,七至八冊皆載「印章集錦」,全譜總錄一三四○印。此譜前另有嘉慶八年輯四冊本。/之4
真微書屋註:此譜據《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著錄並有六冊本者。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3年之004則相同。 |
| |
1813 | 譜 | 趙錫綬(竹亭)/編輯自刻印成《雲峰書屋印譜》一書。本書概要:二卷。趙錫綬輯自刻印而成。收錄一百零二印。註釋鮮明。/1813±/之5
真微書屋註:按此譜未見,資料見於劉維坊《印文詳解》之自序文中。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3年之005則相同。 |
| |
1813 | 試 | | |
1813 | 譜 | 許兆熊(黼周)/編輯《池上石契集》一書。本書概要:三冊。許兆熊輯自己及同鄉雅友周孝坤、徐份、徐保等四人印作而成。板格墨刷,書口有『池上草堂』字樣。每頁四格或六格,每格一印。首冊五十一頁錄周孝坤刻一七三印、徐份刻八八印;二冊五十六頁錄徐保刻二八四印;三冊六十四頁錄許兆熊刻三四六印。總見八百九十一印。/之7
真微書屋註:按《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此譜云:「四卷.周孝坤、徐保、徐份、許兆熊同刻印.鈐印四冊本」。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3年之007則相同。 |
| |
1813 | 譜 | | |
1813 | 譜 | 李文沐(瓞園)/編輯《語石軒集印》一書。本書概要:二卷。合輯李文沐、封保祺摹刻印而成。《印譜知見傳本書目》載此譜云:「二卷.隴西李文沐瓞園、勃海封保祺右孫摹印.嘉慶癸酉鈐印二冊本」。/之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3年之009則相同。 |
| |
1813 | 編 | | |
1813 | 印 | 趙懿(谷庵).廿八歲前/為改琦(伯韞.四十歲)刻〔襟上杭州舊酒痕〕正方滿白文印。邊款為【癸酉穀日,為七薌仁丈雅鑒,懿子。】/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3年之011則相同。 |
|  |
1813 | 印 | 汪一檠(半聾)/為張邦保刻〔張邦保印〕正方回讀白文印。本印與〔小雲〕正方陰陽印為對印。邊款為【嘉慶癸酉長至日,維舟魏唐,鐙下無事,作此遣懷,心緒惡劣,信手奏刀,殊不足觀,子右如愛我,當秘不示人耳,半聾汪一檠識。】/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3年之012則相同。 |
|  |
1813 | 印 | |  |
1813 | 印 | |  |
1813 | 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