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 | 生 | 吳咨(聖俞).一歲/一八五八年卒。江蘇武進人。李申耆門生。字聖俞,號哂予。曾官山東鹽大使。生平博覽金石文字、秦漢碑版,通六書。書法,篆、隸書均佳,少時已名滿鄉里。繪畫,得惲壽平神趣,花卉、魚虫無不精妙。篆刻融會秦、漢、宋、元,印文處理善變化,分朱布白頗靈巧,平中有奇,奇不失穩。所作秀挺古艷,不同於世俗。/之28
——右印為吳咨篆刻作品選刊〔清氣應歸筆底來〕。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13年之028則相同。 |
|  |
1820 | 學 | 吳咨(聖俞).八歲後/年八、九歲,即習為篆籀,鄉先達每拭几研墨招致之。/1820﹢1 /之3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20年之034則相同。 |
| |
1825 | 印 | 吳咨(聖俞).十三歲/為若士刻〔與晉阮籍劉琨同生年〕長方加框白文印。邊款為【道光五年十月,為若士先生大父行正,吳咨作時年十三。】/之3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25年之035則相同。 |
|  |
1828 | 印 | 吳咨(聖俞).十六歲/為際庭刻〔平安室主人〕正方朱文印。邊款為【戊午正月,奉際庭太守命作,吳咨。】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之4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28年之040則相同。 |
|  |
1831 | 事 | 吳咨(聖俞).約十九歲/總角據案,握管作楹帖,或巨幅無懦色。/1831±/之3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1年之037則相同。 |
| |
1836 | 印 | 吳咨(聖俞).廿四歲/為徐琁甫刻〔徐氏琁甫〕正方朱文借邊印。邊款為【丙申五月,吳咨。】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2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6年之021則相同。 |
|  |
1838 | 譜 | 吳咨(聖俞).廿六歲/編輯自刻印成《適園印存》一書。本書概要:吳咨輯自刻印而成。共三冊,綠格,每頁一印至二印,無邊款。有汪昉序。後附《適園印印》一冊,所收均吳咨為江陰陳式金所刻印。/之23
真微書屋註:《中國印學年表(增補本)》載《適園印存》一譜為王國均(侶樵)輯吳咨刻印而成,成書約於一八五○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8年之023則相同。 |
| |
1839 | 印 | 吳咨(聖俞).廿七歲/為何紹基(子貞.四十一歲)刻〔子貞氏〕正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道光十九年冬十月,集周散氏槃銘字,刻石于杭州,吳咨聖俞。】/之4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9年之043則相同。 |
|  |
1850 | 論 | 吳咨(聖俞).卅八歲/撰寫〈《適園印印》序〉一文。本文全長計一五七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一九五字。/之4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0年之047則相同。 | 本文下載..☉-3 |
| |
1850 | 譜 | 吳咨(聖俞).卅八歲/編輯自刻印成《適園印印》一書。本書概要:一冊。吳咨為江陰陳式金所刻印之輯成。附於《適園印存》之後。有吳氏自序。/之4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0年之048則相同。 |
| |
1850 | 譜 | 王國均(侶樵)/編輯吳咨刻印成《適園印存》一書。本書概要:又名《適園印印》。二卷。王國均(侶樵)輯吳咨刻印而成。《葉氏印譜存目》載此譜云:「二卷。武進吳咨聖俞篆,滄州王國均侶樵集,陽湖汪昉撰傳,汪洵序,聖俞自序。」/1850±/之58
真微書屋註:《書畫篆刻實用辭典》、《魯庵所藏印譜簡目》皆載《適園印存》為吳咨輯自刻印而成,成書於一八三八年。共三冊。後附《適園印印》一冊,所收均吳咨為江陰陳式金所刻印。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0年之058則相同。 |
| |
1853 | 事 | 吳咨(聖俞).四十一歲/粵賊擾金陵、鎮江,聖俞參戍幕,以勞績得官鹽運司知事,指省直隸。/之1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3年之018則相同。 |
| |
1854 | 印 | 吳咨(聖俞).四十二歲/為昆甫刻〔白雲深處是吾廬〕扁方朱文寬邊印。邊款為【昆甫仁弟屬,甲寅十月,吳咨刻。】原印今藏於杭州西泠印社。/之5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4年之054則相同。 |
|  |
1854 | 印 | 吳咨(聖俞).四十二歲/為叔純刻〔希陶抗祖之齋〕長方細朱文印。邊款為【甲寅十月,為叔純仁弟作,哂予咨。】原印今藏於上海博物館。/之5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4年之055則相同。 |
|  |
1855 | 印 | 吳咨(聖俞).四十三歲/為汪昉(菽民.五十七歲)刻〔人間何處有此境〕正方朱文印。邊款為【向為適園陳子仿古鏡文字刻此句,叔明先生見以為佳,因屬重摹,小變前體就正,時乙卯八月廿有七日,咨記。】/之6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5年之060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