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_The Chinese Seal Engraving professional website_Virtual Micro Studio
Virtual Micro Studio
會員登入  
真微書屋印學資料庫__點閱率57.9697408293275%篆刻年歷1051-1911__點閱率7.82317182959809%琳瑯滿目的數位化印譜__點閱率27.4549814456197%篆刻講座-方寸有情__點閱率1.48387020357521%當代篆刻家專區__點閱率3.32176979240912%真微書屋&黃嘗銘__點閱率1.59981650423106%真微書屋篆刻印學網__點閱率0.346649395239319%回首頁繁簡轉換後回首頁
 
 印學在線>篆刻年歷>依年代瀏覽>年代檢索>1873年印庫搜尋  

 依年代瀏覽
 -- 隨機瀏覽
 -- 年代檢索
 -- 年代搜尋
 依人物瀏覽
 搜尋篆刻年歷
 關於篆刻年歷
 篆刻年歷書籍版
 篆刻年歷數位版
 索引檔下載

 
2011年1月1日起,本單元全面開放與《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相同的內容。
《篆刻年歷1051-1911》全書內容如有未盡事誼,請多利用真微印庫搜尋/瀏覽。
公元1873年
清穆宗.同治十二年.癸酉.昭陽作噩.日本明治六年
1872共有 57 則1874
頁次   1   2   3   4 
1873

潘和(致中).一歲/一九二九年卒。廣東南海人。潘楠卿之弟。字致中,亦作至中,號雲滘鄉人、抱殘、至公。齋堂為畫影樓、抱殘室、芝連理室。早歲即以畫名於時,山水渾厚蒼莽,蓋得於石谿、廉州。書法不專一家,篆分楷草,皆得風致。能為詩文詞曲。鑑別則自版本以至書畫印鏡陶瓷竹木之屬,莫不窮其源自。於印,宗東塾遺法,功力所詣,二十餘歲即華樸相生,斐聲儕輩。存世有《抱殘室筆記》。/之46 ——右印為潘和篆刻作品選刊〔癸酉生〕。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46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73

林蘭滄(承弼).一歲/福建福州人。原名承弼,號鐵梅居士。工草,隸善花鳥。治印初摹完白山人,繼則專研徐三庚,以讓頭舒腳為能事,名盛一時。又喜作雙鉤,惟失之纖巧矣。存世有《鐵梅居士印存》。/之47 ——右印為林蘭滄篆刻作品選刊〔修簡維虔〕。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47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73

黃節(晦聞).一歲/一九三五年卒。廣東順德人。原名玉昆,字純照,一作純熙,號晦聞、佩文、蒹葭樓主。齋堂為蒹葭樓。工詩、善書,與梁鼎芬、羅癭公、曾剛父,稱嶺南四書家(亦稱嶺南四詩家)。歷任國粹學報編輯、兩廣師範教席、廣東高等學堂監督、北京大學教授、廣東省教育廳聽長及廣東省通志館館長。死後墓誌為章炳麟所撰,余紹宋所書,張爾田篆蓋。此三人者,皆浙省名士也。存世有《蒹葭樓詩集》。/之48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48則相同。

1873

梁啟超(卓如).一歲/一九二八年卒。廣東新會人。師事康有為。字卓如,號任公、任盦。齋堂為飲冰室。光緒十五年己丑舉人。師事康有為,學益宏肆。熱心政治。業餘之暇,兼喜書學,書宗北魏,於龍門造象有心得,取神閒雅,絕無猛獷之氣。歷任司法總長、財政總長,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教授,及北京圖書館館長、司法儲才館館長。存世有《飲冰室文集》、《清代學術概論》、《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之4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49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73

藤井靜堂(善助.日).一歲/一九四三年卒。名善助,字有鄰。齋堂為靄靄莊。弱冠遊學上海之日清貿易研究所(後名為東亞同文書院大學)。熱愛中國古文物,受犬養木堂薰陶頗深。收藏中國古璽印及篆刻作品頗多,於日本大正十五年(一九二六)在京都成立藤井有鄰館,陳設所收藏印。存世有《靄靄莊藏古鉥印》。/之5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50則相同。

1873

奧村竹亭(日).一歲/一九二七年卒。日向高鍋人。工篆刻,以書名家。存世有《赤壁賦印譜》。/之5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51則相同。

1873

王綬珊.一歲/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齋堂為九峰舊廬。/之52
真微書屋註:按趙時棡為其所刻〔九峰舊廬〕一印款載:【…今值君五十壽,遂刻以贈之,用當九如之祝。壬戌九秋,趙叔孺刻并識。】壬戌係一九二二年,由此推算王氏生年則在一八七三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52則相同。

1873

羅復堪(惇暖).一歲/一九五四年卒。廣東順德人。康有為弟子。名惇暖,字照嚴,號敷盦、復堪、復闇、復庵、復厂、敷闇,又號悉檀居士。齋堂為三山簃、陶周閣。工書,能畫,所作花卉,秀逸脫俗,其章草書法之嫵媚多姿,尤飲譽士林。歷任司法部文案、教育部參事、內政部秘書。/之53
真微書屋註:名惇暖之「暖」字,應作{上日下爰}。又《書譜第五十五期》刊羅氏〈書法略論〉一文中,編者載其生卒年為一八七六—一九五六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53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73

冒廣生(鶴亭).一歲/一九五九年卒。如皋人。冒襄後人。號鶴亭、疚齋。少年即以詩詞名,為當代名士所推許。早年曾寓廣州,和潘蘭史同出葉衍蘭之門。存世有《青田石考》、《冒氏叢書》。/之5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54則相同。

1873

郭長樂(豫卿).生年不確/字豫卿。存世有《東漢曹氏印跋》。/1873±20/之5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55則相同。

1873

童大年(醒庵).一歲/三月十五日生。一九五五年卒。上海崇明人,流寓杭州,抗戰後移居上海。童葉庚五子。原名暠,字幼來、醒盦、醒庵、心安、心庵、恂諳,號性涵、惺堪、心龕、古瀛處士、洵罕、金鰲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綠雲盦主、借閒居士、省厂、省菴、昧退道人、小松。齋堂為依古廬、留行寄廬、綠雲盦、醴芝室、雷峰片石艸廬、自寬室、雙父癸爵齋、獲獲齋。精研六書。書善四體。畫工花卉,行筆有書法意趣,秀逸有致。精刻印,廣學秦、漢、明、清,融會碑刻文字,刀法勁健,以切為主,布局疏密間時有靈氣。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存世有《依古廬篆痕》、《童子雕篆》。/之56
真微書屋註:《民國篆刻藝術》、《書畫篆刻實用辭典》、《中國印學年表(增補本)》生年皆作一八七四年。然依其所刻〔人生行樂耳〕之款述:【歲在癸丑…年四十一。】按癸丑係一九一三年,可推其生年在癸酉一八七三年。又,《印林第十卷第一期》載其卒年為一九五三年。又,《近代印人傳》載其卒年為一九五四年。 ——右印為童大年篆刻作品選刊〔童大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56則相同。

☉-1,扣點數 1 點,可讀放大影像
1873

童大年(醒庵).一歲/元配丹徒鄒氏耕雲,名蘭珍,生于前清同治癸酉三月十六日亥時。/之5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73年之057則相同。

頁次   1   2   3   4 


資料與《篆刻年歷1051-1911》
一書同步.2001年4月16日出版
全頁無阻點瀏覽狀態
未設定  說明  設定
閱讀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