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7 | 藏 |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藏中國印譜書目中,本年入藏《集古印範》。/之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7年之001則相同。 |
| |
1737 | 論 | 周銓(緯蒼)/撰寫〈《秦漢印譜》序〉一文,出於程從龍《師意齋秦漢印譜》。本文全長計五○六字,加註句讀標點後共計長五九六字。/之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7年之002則相同。 | 本文下載..☉-6 |
|  |
1737 | 亡 | 池永一峰(榮春.日).七十三歲卒/七月十九日逝世。一六六五年生。以鬻藥為業,餘暇好篆學,工鐵筆。善於書法,入神原篁洲門下。篆刻親受心越、黃道謙等名師指點,在日本率先製成印譜。印作受中國六朝懸針篆一路的啟發,厚重溫靜是其長處,但亦有明末清初雜體篆一類的影響,篆法乖謬,類似柳葉,做作無力。存世有《一刀萬象》、《池永一峰印譜》、《篆海》、《篆髓》、《聯珠篆文》、《閑窗樂事》。/之3
——右印為池永一峰篆刻作品選刊〔陶唐〕。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7年之003則相同。 |
|  |
1737 | 官 | | |
1737 | 亡 | 黃克業(文勳).六十三歲卒/一六七五年生。洞鑒經史學問槃深,皋人多出其門,困諸生四十年,攜孤孫客揚州。年已喻耆,甫擢一第得縣令,不就改授廣文,遽被汨羅之厄。印作不多見。/之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7年之005則相同。 |
| |
1737 | 號 | 高鳳翰(西園).五十五歲/晚年右手病廢以左手作畫。遂有「丁巳殘人」、「尚左生」等之號。/之6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7年之006則相同。 |
| |
1737 | 印 | |  |
1737 | 印 | |  |
1737 | 印 | |  |
1737 | 印 | |  |
1737 | 印 | 高鳳翰(西園).五十五歲後/為鄭燮(板橋.四十五歲後)刻〔老畫師〕正方白文印。邊款為【老畫師。老阜篆,授姪子汝卓捉刀,老阜左手成之。】/1737﹢/之1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7年之011則相同。 |
|  |
1737 | 印 | 高鳳翰(西園).五十五歲後/為鄭燮(板橋.四十五歲後)刻〔鄭風子〕圓形朱文印。邊款為【鄭風子。阜道人授刀,姪子汝冀刻呈。君子之德,風行草偃,是德是風,風從德轉。老阜左手讚。】/1737﹢/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7年之012則相同。 |
|  |
1737 | 印 | 高鳳翰(西園).五十五歲後/為鄭燮(板橋.四十五歲後)刻〔燮何力之有焉〕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左手妙合之語。門人于汝詵奉南阜老師命,為其至友板橋公落墨開石作,老人指點成之。】/1737﹢/之13
真微書屋註:按《揚州八怪書法印章選》載稱:董洵於《多野齋印說》中說此印為板橋自刻。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7年之013則相同。 |
|  |
1737 | 編 | 高鳳翰(西園).五十五歲/編輯《郘亭十二客印記》一書。本書概要:一卷。高鳳翰輯。藍格,高五寸七,闊四寸三。每頁四印,下有贊辭。/之14
真微書屋註:《魯庵所藏印譜簡目》載此譜名為《雨亭十二客印記》。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737年之014則相同。 |
| |
1737 | 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