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 | 史 | | |
1856 | 印 | | |
1856 | 印 | | |
1856 | 論 | | |
1856 | 論 | | |
1856 | 印 | | |
1856 | 印 | 陳祖望(纘思)/為芝柏刻〔年開七秩〕正方朱文借邊印。邊款為【卍,古萬字。詩曰,於萬斯年,長久之義。今為芝柏世叔作四字印,置卍字中,蓋取此義云。丙辰五月,陳祖望并記。】/之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6年之007則相同。 |
| |
1856 | 印 | | |
1856 | 印 | | |
1856 | 印 | 陳祖望(纘思)/為沛然(省生)刻〔紫陽沛然甫省生珍藏〕正方朱文界格印。邊款為【丙辰七月,纘思刻為六橋尊兄珍藏書畫。】/之1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6年之010則相同。 |
| |
1856 | 編 | 瞿鏞(子雍).冥六十三歲/編輯《集古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又名《瞿氏集古印譜》。八冊。瞿鏞輯所蓄秦漢以來官私印章,編訂成帙。框格墨刷,每頁前幅並列二印或一印,分三類;一為秦漢官私印;二為唐宋金元官私印;三為宋元雜印。共收官印四六方,私印一四二方,唐宋金元官印一六方,私印八八方,宋元雜印二一六方。有宋翔鳳、季錫疇、邵淵耀序。。/之11
真微書屋註:《魯庵所藏印譜簡目》載此譜成書於清咸豐丙辰,公曆一八五六年。又,譜中原印,文革後發現於常熟城外瞿氏鐵琴銅劍樓遺址下,由常熟畫苑據原本雕印框格,以原印鈐拓重版。又季錫疇于《鐵琴銅劍樓集古印譜》序云:「…惜乎未及中壽遽爾厭世…君歿後數年,令子鏡之、濬之等出其手訂集古印譜見示屬為序…咸豐丙辰七月望日。」由是知瞿氏後人成此書於一八五六年。又,《中國古代印譜八百年集成》、《書畫篆刻實用辭典》二書均另載其成書年為一八五八年。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6年之011則相同。 |
| |
1856 | 編 | 瞿鏞(子雍).冥六十三歲/編輯《鐵琴銅劍樓集古印譜》一書。本書概要:八冊。瞿鏡之、瞿濬之輯父瞿鏞藏印成此譜。第一至三冊錄秦漢魏六朝官印四十六方,私印一百四十二方;第四至五冊錄唐宋金元官印十六方,私印八十八方;第六至八冊錄宋元雜印二百十六方。其每頁一印或二印,總二百六十六頁。有宋翔鳳、季錫疇、邵淵耀序。/之1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6年之012則相同。 |
| |
1856 | 亡 | 吳式芬(子苾).六十一歲卒/一七九六年生。道光十五年進士。善書法,嗜金石,精鑑藏。卒年六十一。存世有《陶嘉書屋秦漢印章》、《雙虞壺齋印存》、《海豐吳氏藏漢封泥》。/之1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6年之013則相同。 |
| |
1856 | 印 | 吳熙載(讓之).約五十八歲/為汪鋆(硯山.約四十一歲)刻〔硯山丙辰後作〕正方朱文印。邊款為【完翁舊刻,為人磨去,硯山得石,熙載重鐫;;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完白翁刻於邗上寓廬。】/1856±/之1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6年之014則相同。 |
| |
1856 | 印 | 吳熙載(讓之).五十八歲/為胡文萃(仲卿)刻〔來青閣主人〕長方朱文印。邊款為【仲卿仁兄屬刻,讓之弟熙載,丙辰秋八月。】/之1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6年之015則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