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 | 生 | 吳宗麟(橋孫).一歲/錢塘(浙江杭州)人。字橋孫,號冠雲。齋堂為可久長室、夢萱草堂。欽賜舉人。書師米芾。咸豐末曾結萍花詩社於上海縣學署問字亭。同治元年設萍花社畫會於西城關廟,一時江浙名士並集。錢吉生(慧安)、王秋言(禮)、包子梁(棟)合作萍花社雅集圖,宗麟自為之記。/之6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35年之061則相同。 |
| |
1856 | 主 | 錢松(耐青).五十歲/為吳宗麟(橋孫.廿二歲)刻〔可久長室之節〕正方朱文印。邊款為【丙辰初秋,小農長叔招飲於南屏秘山堂,冠雲屬刻,時久旱作雲天有雨意,叔蓋志快;;叔蓋刻,乾良得,登安觀,記于側。】/之3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6年之032則相同。 |
|  |
1858 | 主 | 錢松(耐青).五十二歲/為吳宗麟(橋孫.廿四歲)刻〔吳宗麟印〕正方回讀滿白文印。邊款為【戊午四月朔夜,應橋孫作,叔蓋記。】/之10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58年之105則相同。 |
|  |
1860 | 主 | 錢松(耐青).五十四歲/為吳宗麟(橋孫.廿六歲)刻〔鐵御史孫〕正方白文印。邊款為【橋孫屬刻十一印,皆須仿漢,自上鐙至元宵三晚成,庚申正月,叔蓋并記。】/之90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0年之090則相同。 |
|  |
1860 | 主 | 錢松(耐青).約五十四歲/為吳宗麟(橋孫.約廿六歲)刻〔橋孫〕正方朱文印。邊款為【叔蓋。】/1860±/之91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0年之091則相同。 |
|  |
1860 | 主 | 錢松(耐青).約五十四歲/為吳宗麟(橋孫.約廿六歲)刻〔臣有詩膽〕正方滿白文印。邊款為【叔蓋為橋孫作。】/1860±/之9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0年之092則相同。 |
|  |
1860 | 主 | 錢松(耐青).約五十四歲/為吳宗麟(橋孫.約廿六歲)刻〔橋孫〕正方朱文印。邊款為【未道士刻於銕廬。】/1860±/之9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0年之093則相同。 |
|  |
1860 | 主 | 錢松(耐青).五十四歲/為吳宗麟(橋孫.廿六歲)刻〔延陵書翰〕正方白文印。本印與〔橋孫〕正方白文印為對印。邊款為【庚申上鐙節,叔蓋仿漢印。】/之9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0年之094則相同。 |
|  |
1860 | 主 | 錢松(耐青).五十四歲/為吳宗麟(橋孫.廿六歲)刻〔橋孫〕正方白文印。邊款為【橋孫仁兄屬,叔蓋刻寄。】/之9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0年之095則相同。 |
|  |
1860 | 主 | 閔澐(魯孫)/為吳宗麟(橋孫.廿六歲)刻〔橋孫過眼〕正方白文印。邊款為【庚申十月,魯孫。】/之12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0年之127則相同。 |
|  |
1861 | 主 | 翁樂(均儒)/為吳宗麟(橋孫.廿七歲)刻〔臣麟〕正方陰陽印。邊款為【咸豐辛酉孟冬,為橋孫先生仿漢,即正,吳江翁樂。】/之3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33則相同。 |
|  |
1861 | 主 | 閔澐(魯孫)/為吳宗麟(橋孫.廿七歲)刻〔生長西湖曲〕正方朱文印。邊款為【橋孫世伯屬作四面印,辛酉夏午,魯孫。】/之5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61年之055則相同。 |
|  |
1861 | 主 | |  |
1861 | 主 | |  |
1861 | 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