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 | 試 | | |
1891 | 試 | | |
1891 | 印 | 吳隱(石潛).廿六歲/為丁申(竹舟.六十歲後)刻〔光緒辛卯嘉惠堂所得〕長方滿白文印。邊款為【石泉仿曼生法。】/之12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1年之123則相同。 |
| |
1891 | 師 | | |
1891 | 事 | | |
1891 | 印 | 河井荃廬(仙郎.日).廿一歲/刻〔熊谷家印〕正方朱文印。邊款為【明治辛卯正月十七日,刻贈熊谷仁兄,謹賀御開業後五十年之隆盛,川井得。】/之126
真微書屋註:款為筆寫,無刻款拓片。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1年之126則相同。 |
| |
1891 | 著 | 童大年(醒庵).十九歲後/于辛卯、壬辰間,雙鉤金石文字、秦漢鉥印甚夥,又取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之意,名曰《依古編》。/1891﹢1 /之127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1年之127則相同。 |
| |
1891 | 事 | | |
1891 | 師 | 李叔同(弘一).十二歲後/十二、三歲時,從唐育厚(靜岩)學習書法篆刻。/1891﹢1 /之129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1年之129則相同。 |
| |
1891 | 學 | | |
1891 | 生 | 周康元(希丁).一歲/十月十九日生。一九六一年卒。江西金溪縣烏石村人,自曾祖始即定居北京。原名家瑞,字希丁、西丁,晚年別署墨盦、墨庵。齋堂為石言館。精於金石刻版、傳拓鐘鼎器,學人謂之「海內無與倫比者」。由於傳拓之技,盡諳古人款識鑄鑿正變之跡,壹以通於治印。又以覃研八體六書之學,復遍摹周秦漢晉以來璽印及明清篆刻高手之作,故一奏刀,無不寖寖窺古。印作匯古而化,風貌古雅,一生治印在五千方以上。存世有《石言館印存》、《石言館印存續集》、《古器物傳拓術》。/之131
真微書屋註:《中國印學年表(增補本)》載其卒年在一九五九年。
——右印為周康元篆刻作品選刊〔喬盦主人〕。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1年之131則相同。 |
| |
1891 | 生 | 談月色(溶溶.女).一歲/一九七六年卒。廣東順德龍潭鄉人。原名古溶,又名溶溶、月色。因排行十,人稱談十娘,晚號珠江老人。齋堂為梨花院落、茶四妙亭、舊時月色樓、漢玉鴛鴦池館。幼時曾在廣州檀度禪林為尼,後與蔡哲夫結婚。早年參加南社。以篆刻、畫梅、瘦金書為人稱道。有「梅王」之譽。治印師學王禔,並受黃賓虹指導受益。自中年後,尤喜以「瘦金體」入印,實開風氣之先。存世有《月色詩集》、《中國梅花發展史》、《月色印譜》十四冊。/之132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1年之132則相同。 |
| |
1891 | 生 | 海上題襟館(社團).約生於本年/一九二六年卒。上海社團。社團。宗旨以金石書畫會友,故又名「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第一任會長為汪洵,副會長為吳昌碩。汪洵作古後,由吳昌碩出任會長,哈少甫、王一亭為副會長。會址原設於上海福州路,一九二二年左右遷至寧波路上海西泠印社西貼鄰,一九二四年又遷至福州路浙江路口的巷弄。/1891±5 /之133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1年之133則相同。 |
| |
1891 | 生 | 宮田武義(白壽.日).一歲/十二月十四日生。廣島縣比婆郡人。字白壽,號遊記山人、微山行人。齋堂為山水樓。善書,昭和四十三年第一回舉行書展,至平成元年共有七回書展。昭和廿三、廿四年左右開始接觸篆刻,以自游為主。/之134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1年之134則相同。 |
| |
1891 | 生 | 長曾我部木人(喜一.日).一歲/名古屋人。印學伊藤古屋。名喜一,字宗遺,號木人。齋堂為出塵硯齋。存世有《木人藏印》。/之135 全文與《篆刻年歷1051-1911》書籍版1891年之135則相同。 |
| |